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ID:47933222

大小:166.0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06

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9.4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发掘中国之美。“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2、。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

3、受众的脑海。②。“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B.藩篱:比喻界限或屏障。C.和声:“和”字读音

4、为“hè”。D.磅礴:可用“恢弘”替换。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美之所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B.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C.中国梦的步伐又快又稳D.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3.根据“材料一”,在①②处分别为三、四段拟写一个中心句,每句不超过8个字。(3分)材料二从传播学角度看;讲故事也属于一种传播行为;因此;它需要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  研究证明;在一个富余的信息场域中;受众的选择性很强。选择的范式;既有选择性重视;也有选择性忽视;还有选择性遗忘。故事如果讲得不好;故事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在产生传播效果前就已经被忽视、被遗忘了。  在故事传播中;“人”应该始终占据

5、中心位置。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是各种故事的主人。故事当然要有情节;但更要聚焦人的心灵;人的甘苦冷暖。好的故事不是硬编出来的;而是真实的人生写照。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人的奋斗、人的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实践;这些实践都贯穿着人的情感。情感是流动的血脉;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在对外传播的大量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迥异的受众;在接受心理上却有着共同特征:听故事的人最在意;异国的故事与我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关联?你讲的故事与我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讲的故事对我的成长发展有

6、精神上的帮助吗?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分别为E、R、G;把ERG组合起来并当作提示语;提醒自己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新世界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书名叫《中国关键词》。这本小书帮助外国人从关键词的角度;理解中国故事中一些必不可少的概念。小时候听广播中的孙敬修讲故事;发现他很注意在讲的过程中;时时解释一些字词句的含义;照顾到小听众跟不上情节的情况。现在我们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是不是也要学学孙敬修;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在细微处多下功夫;进而成就讲故事的大家风范?(取材于江作苏《探索表达规律;讲中国故事如何不事倍功半》)4.下列名著中的

7、人物形象;最能体现“材料二”中画线句意思的一项是(3分)A.翠翠(《边城》)B.狂人(《呐喊·狂人日记》)C.孙少安(《平凡的世界》)D.桑地亚哥(《老人与海》)5.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的一项是(3分)A.故事中没有多余信息B.讲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C.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D.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材料三对外表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和声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将会“被别人表达”。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