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21082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31
《确定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院确定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输血不良反应概念:患者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一组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输血不良反应。一、发热反应:1、识别标准: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受血者体温升高1℃以上,以突然发热、畏寒伴或不伴寒颤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排除溶血、细菌污染及其他可能引起发热的输血反应。2、处理:停止输血,该输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畅;高热时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畏寒者需注意保暖;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若需查找致病环节,应留输血前后血样和输血器具等,随时送检。二、过敏反应:1、识别标准:以荨麻疹、颜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为
2、特征,严重者可出现会厌水肿、支气管痉挛和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2、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改输生理盐水保持静脉畅通;2)有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应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3)轻度过敏反应一般经抗过敏治疗可很快缓解,重度过敏反应应配合医师给予积极救治。三、溶血反应:1、识别标准:溶血反应是由于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因素,使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这类反应属于严重输血反应,分急性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24小时内发生的溶血反应。多见于ABO血型不合的输血者,在输入5~20ml血液后即可出现寒
3、颤、发热、心悸、面色潮红、头胀、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烦躁、血红蛋白尿,可导致休克、急性肾衰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迟发型溶血反应多由于ABO以外血型不相容输血所致,以Rh系统不相容最为常见,表现为发热、黄疸、输血后血红蛋白不升高甚至下降,可有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少见。2、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4)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4、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③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④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⑤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⑥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四、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1、识别标准:多因输入受细菌污染的血
5、液所致。一般情况下,以高热、休克和皮肤充血为最常见特征。2、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2)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混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成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血液有细菌污染的可能;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利早期发现休克的先兆。4)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5)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加强支持疗法;6)留置导尿管,并记录出入液量。五、循环负荷过重:1、识别标准: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患者循环或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表现为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小时内患
6、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咳嗽、咯大量血性泡沫痰,烦躁不安、紫绀、颈静脉怒张、两肺布满湿性罗音等,若抢救不及时可于数分钟内死亡。2、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汇报医生。2)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于床沿下,注意四肢的保暖;3)去泡沫氧气吸入(湿化瓶内置50%酒精溶液);4)遵医嘱给予镇静、强心、利尿、平喘等抢救措施;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反应处理情况。六、体温过低:1、识别标准:大量输入冷藏的库血,使病人体温迅速下降,导致机体多种功能障碍,如低钙血症、酸中毒和组织缺氧加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当体温低于32℃时,将面临心功能不全和死亡的风险。2、处理:1)提高室温,对于
7、大量或快速输血(输血速度>50ml/kg.h)患者正确使用正规的血液加温器,以提高患者体温;2)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引起核心温度降低的患者,应快速改善并保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