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矮小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牛长激素激发试验在矮小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矮小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一2010年11月因为矮小治疗的患儿112例,均符合屮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2008年指定的身材矮小诊断标准,并在运动后生长激索峰值均小于5ng/mL,均详细询问所有患儿的病史,进行体检以及实验室检查。对患儿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结果:生长激素兴奋峰值主要集屮在30min和120min,具有显著性差异。生长激素完全缺乏15例,占13.39%,部分缺乏25例,占22.32%,完全不缺乏72
2、例,占64.29%,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氨酸与左旋多巴联合激发试验可诊断生长激索缺乏症。【关键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矮小患儿身材矮小的病因很多,如垂体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宫内发冇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家族性矮小、染色体病变、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慢性全身性疾病等[1]。其屮部分矮小病因可通过早期治疗得到理想的效果,达到理想的身高。生长激索缺乏是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的诊断以及治疗十分重要,但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脉冲式的,判断生长激素是否缺乏必须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本文对选择两种药物对矮小患儿进行生长
3、激素激发试验,判断矮小儿童的病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H—2010年11月因为矮小來我院治疗的患儿112例,男性71例,女性41例,年龄在3—15岁,平均年龄11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2008年指定的身材矮小诊断标准(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两个标准差,生长速率小于4cm/a[2])患儿进行运动筛查,运动后牛长激素峰值均小于5ng/mL,均详细询问所有患儿的病史,进行体检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性激索检查、垂体CT检查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症。1.2
4、实验方法1.2.1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由于任何的激发试验都会有15%的失败可能,所以对112例患儿都会进行两项激发试验。清晨在患儿安静、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空腹抽取静脉血1次。精氨酸按0.5g/k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的溶液,使用量不超过30g,静脉快速滴注,30min滴完,再抽取静脉血1次;半小时后患儿口服左旋多巴,使用量为10g/kg,使用量不超过500g,同时抽取静脉血.1次,随后在90、120、150、180min各抽取静脉血2ml/次,共抽血7次,分离血清待检。嘱儿童在试验前注意休息和睡眠充足,不要在感冒
5、期间试验。生长激素检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1.2.2数据处理按照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判定标准:以激发后生长激素最高值为峰值,峰值25ng/mL为垂体有应答,210ng/mL为生长激素无缺乏,<5ng/mL为生长激素完全缺乏,5—10ng/mL为生长激素部分缺乏。1.3统计学方法采WSPSS12.0统计软件,相关数据以x±s表示。2结果见表1表1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不同时间生长激素的峰值项目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峰值例数55例12例8例25例11例1例百分比49.11
6、%10.71%7.14%22.32%9.82%0.89%曲表1可以看出生长激索激发试验后,对生长激索峰值统计分析,兴奋峰值主要集中在30min和120niin,具有显著性差异。生长激素完全缺乏15例,占13.39%,部分缺乏25例,占22.32%,完全不缺乏72例,占64.29%。生长激素缺乏患儿、部分缺乏患儿与完全不缺乏患儿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3讨论人体内生长激索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是促进人体生长的最主要的激素。生长激素对儿童的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骼中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长骨生长,能够调节人体内的物质代谢
7、以及能量平衡,是促进人体生长重要激素。生长激素缺乏容易引起儿童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是儿童矮身材的常见病因[3]。血清生长激素检测是诊断患儿生长激素缺乏的重要依据。下丘脑生长激索释放激索以及生长激索抑制激索能够控制生长激索的合成与分泌,饮食、饥饿、睡眠、运动以及血糖等因素也影响生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波动较大,因此,诊断矮小儿童是否为生长激素缺乏,必须进行激发试验。由于任何的激发试验都会有15%的失败可能,所以采用精氨酸与左旋多巴联合激发试验观察血清屮生长激素动态变化,可诊断生长激素缺
8、乏症。参考文献[1]黃秋芳,唐卉.保定地区矮小儿童病因分析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诊断屮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7,5.5(29):453-454.[2]白华,刘健胜,江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诊断矮小儿童的临床价值[J].山东医纱,2010.37(50):48-49.⑶刘静.基因重组生长激素治疗矮小儿童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