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81372
大小:150.9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1
《朗诵等级考试专业委员会(共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朗诵等级考试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朗诵协会简介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省政府《江苏省市行业社会团体管理规定》,江苏省朗诵协会在江苏省文化厅和江苏省民政厅的支持和指导下,于2009年12月5日在南京成立。著名朗诵艺术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铎担任协会名誉会长。协会接受江苏省文化厅(业务主悸单位)、江苏省民政厅社会团体登记悖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经文化主管部门注册登记正式成立的省级群众文化团体。它必将为促进群众朗诵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产住深远的影响。江苏是我国
2、科教文化较为发达的省份,貝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经济、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的雄厚基础。特别是江苏的文学诗词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从汉高祖刘邦一首豪放的《大风歌》声振遐迩,从此江苏的诗风历代不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滋诧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歌咏江苏人文山水的诗词典范,成为传Z不朽的名篇佳作。被看做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及至明清时期,江苏诗坛呈现百花齐放的繁盛景彖,近体诗
3、和格律词都能独擅其胜。词赋与音乐密切结合,先盛行于民间,唐代中叶以后被文人墨客倚声填词,才形成了可以吟诵的诗词。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在金陵重开诗词新风,被誉为“词屮之帝”。
4、词赋虽然分为豪放与婉约两脉,但在江苏则兼而有Z。清代以后,江苏的词学中兴,云蒸霞蔚。阳羡词派以陈维松为代表,以张惠言(1761-1802)为开山始祖的常州词派稍后,绵延至晚清,其焰益炽。江苏近现代的文学家、诗词大家也都层出不穷,如叶条陶、赵元任、朱口清等等。诗词的兴盛直接带动了吟诵艺术的发展。不久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5、遗产的“常州吟诵”,就是江苏比较早开展朗诵文化活动的明证,艺出同源的苏州吟诵,其吟诵也注重诗作格律的平仄以及入声字,具有较鲜明的音韵感。唯常州吟诵似偏于深沉,而苏州吟涌较重声调的悠扬。“赵元任先生曾指出,从常州的吟诗调來看,'古诗念的快,律诗念的慢。'汪平先生认为,苏州的吟诗调也是如此,'古体诗念得快,近体诗念得慢。‘据笔者看,这种情况不限于常州和苏州的吟诗调,而带冇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近体诗吟诵时的节奏通常要慢于古体诗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近体诗(五七言律绝),往往用比兴手法,写得含蓄蕴藉
6、,故宜用舒声缓节曼吟,以细细咀嚼玩味;古体诗(五古七古)多用赋体记事抒情,读得快一点不影响对诗意的传达和理解。第二,近体诗吟诵时,节奏点上的字音'平长仄短',有陈书禄《江苏文化概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些腔调吟诵的节奏点上的平声字音拖得很长,这样整首诗吟诵的节奏就显得缓慢;古体诗吟诵时,节奏点上的平声字并不拖长,而和节奏点上的仄声字读得差不多长,这样整首诗吟诵的节奏就显得快些。第三,从吟赏心理来看,近体诗篇幅相对短些,即使吟得慢,所花时间长些,听众也承受得了;古体诗篇幅相对长些
7、,要是再慢悠悠地吟,所花时间很长,那听众就承受不了,会产纶厌倦情绪。”2常州吟诵是植根于江南、运用当地方言进行的吟诵,它不同于其他地区吟诵的主耍Z点,一是文化底蕴深厚,我国文化名人赵元任、周有光、屠岸等均为代表性传人;二是后代传人均出自儒学名门,吟诵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形成高水平的吟诵群体,为各地所罕见;三是方言保留着入声和部分古代读音,接近中古语音。因而,这类吟诵较多、较好地衣现出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声韵美和节奏美,抑扬顿挫格外分明。可以说,江苏古老的戏曲艺术,如昆曲、评弹、评话等,也都与这些诗
8、词吟诵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改革开放以來,江苏的文学艺术迎來了又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文学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相适应的口头文学形式一一朗诵艺术既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文学朗诵正H益成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得以普及和推广。2007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8个省市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江苏省作为8个试点省市之一,随即在南京、无锡、淮安等8个市的中小学开展试点工作。它是一项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载体,诵读、学习中华经典的群众性、社会性
9、活动。既推广普及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传承学习了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受到学校和社会的积极评价。诗词吟诵是撼动心灵的文学艺术,人们常说:诗能“言志”,词更“抒情”。无论是古诗词吟诵,还是现代诗词朗诵,都可以激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口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屮整合创新,既推动了全民族共同语的普及与提高,也丰富并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