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80159
大小:33.6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9
《2019某市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市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 、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源于山东XX,诞生在我
2、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1992至1993年间,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 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新路子的必然结果。 一、卫辉市农业产业化现状 近年来,卫辉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用现代经营理念指导农业,不断加大农业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市制定了《卫辉市粮食生产和高标准粮田建设实施细则》、《河南省卫辉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XX?2020年建设规划》。新建万亩高产示范方小麦6个,面积6.5万亩 ,高产示范乡镇3个、
3、高产攻关田12块;小麦高产创建万亩方5块亩产达到了58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708.9公斤。全市夏粮种植面积50.2489万亩,小麦平均单产513公斤,历史上小 麦单产首次突破500公斤。总产25.75万吨,小麦单产、总产与上年相比,增幅达3.4%。夏粮总产、单产连续9年增产。小麦优质化率100%,优质麦面积达80%以上。 我市重点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制定了《卫辉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推进品牌农业战略的意见》,规划了十个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其中,花生及 油料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已经进入市十一个产业化集群之中。
4、目前,已向上级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和市级龙头企业5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达153家,其中省级2家,新乡市 级11家。 目前,我市卫红花种植已发展到2万亩,种植农户6500户、种植产值4200万元,两季亩均净收入增加4000多元。卫红花合作社已扩展到9个乡镇86个行政村。 我市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上半年新增无公害生产基地1个,面积5000亩;石榴等无公害产 品正在积极申报。现已建成石榴种植基地8000亩,其中唐庄镇大司马村5000亩,太公镇贾庄3000亩;建成薄皮核桃种植基地150
5、0亩,其中太公镇寺庄650亩,东寺门550亩,许漫流 300亩。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加工型的农产品基地普遍规模小,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一些优势产业,本地农产品加工原料无法满足企业加 工需求,制约着企业正常发展。同时,农产品原料基地科技水平低,原料质量达不到企业加工要求,受原料供应不足的影响,部分企业处于吃不饱甚至停产状态,从而导致企业年 实际加工量与设计加工能力失调
6、。 二是农业产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户分散经营、技术落后仍为普遍现象。农产品零星分散,形不成批量,收购成本高,外地客商进不来,群众手中 的农产品难以卖出去。虽然桃、卫红花、石榴等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农业仍以粮棉等大宗农作物为主,二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除桃外,没有形成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 优质畜产品、红枣等大宗农产品,因为缺少龙头企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风险大,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增收作用。 三是产业化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脆弱,未形成真正的“公司+农户”一体化经营。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
7、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与农民形 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的龙头企业还不多。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联结关系不紧密的问题十分突出,大多数还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企业和农户之间缺乏诚信,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产品市场好时,农民违约售卖,市场价格低时,企业存在拒收拒购、压级压价甚至拖欠货款的现象,企业和农民要承担很多市场风险 。 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缺乏,龙头企业、运销组织融资困难。我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都处在发展扩张阶段,资金需求量大,加之农产品加工和收购季节性强,产品上 市相对集中,因而形
8、成了巨大的流动资金压力。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难、融资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分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信用度低。部分 龙头企业目前规模偏小,认为银行信用评级门槛太高,标准太严,对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较难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