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50333
大小:2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如何调节不平衡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调节不平衡心理我们的心理就像一架天平,一般情况下都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在某个时候或某种情境下,当受到某种刺激时,则会引起心理震荡,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致使心理的“天平”发生倾斜,从而失去原有的平衡。现实生活中,我们因受各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而产生不平衡心理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如果不及时控制和调适,任其发展,势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一、不平衡心理是什么不平衡心理是指我们因某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或发生其他挫折而产生不满、怨恨、愤怒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或内心体验。比如某个人因某一方面不如他人或某一事物不合己意,而产生的一种不满、不服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就是心理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它
2、是我们进行心理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反应形态,是以自我为中心,由虚荣、自私、贪婪、攀比滋生出来的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传染性、复杂性、顽固性以及潜在性等特征。二、不平衡心理的表现有哪些不平衡心理的表现形式也有多种,但主要有五种类型。攀比型。往往以他人优于或超过自己的地方为参照对象,不做客现分析,盲目攀比,一旦自己得不到,心里就不服气,不平衡,发牢骚、讲怪话,抱怨他人、埋怨组织,以发泄心中的不满。挫折型。在部队这种事情还是经常发生的,有的人因为在入党的时候在支委会上没有通过,心里就想不通,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工作都白干了,以后再努力干也没有奔头了,工作变得
3、消极,看到其他人进步就心里不舒服。最终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机遇。嫉妒型。看到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心里不能接受,进而对他人心怀嫉恨,引发心理上不平衡。看到别人和领导在一起,就说别人在拍马屁;碰到别人开会放头炮,就说好表现;遇到战友寡言少语就说玩深沉。逆反型。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物感到厌倦、反感而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因而造成心理不平衡。贪婪型。总想处处高于别人,而事实上又没有能力或无法超过别人,于是对别人满怀怨恨,对所有人左右看着不顺眼。总想事事独占鳌头,获取占有最大利益,当贪婪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产生烦躁情绪,引发心理上的严重不平衡。三、不平衡心理的危害不
4、平衡心理对我们危害很大。首先,它容易挫伤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工作效率。我们一旦产生了不平衡心理,工作时便带有不满、不服气和对抗情绪,工作就会粗枝大叶,应付了事,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同时,因其情绪低落,精力分散,就不能开发创造性思维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常见的表现就是本来在集体场合上踊跃发言的变得默默无闻,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变得懒洋洋的,有能力做而且可以做好的事情不愿意去做。其次,它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影响身心健康。不平衡心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控制和消除,势必会越发展越严重,思想上钻“牛角尖”,最终产生言行孤僻、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变态心理,使我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而且会伤
5、害同事之间的感情。同时,它容易酿成事故,影响单位建设。我们如果长时间处于不平衡就会给心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这种心理压力不能及时得到缓解,一旦超过心理承受负荷时,就会导致心理不正常发泄,发生越轨行为,酿成人为事故。比如轻生自杀、行凶报复等,大都是不平衡心理恶性发展所致。既然不平衡心理有着严重的危害,那么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尤其象我们正处于成长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我们的需要一旦得不到满足;或者自身某方面需要受阻;考虑问题不全面,遇事只想到自己是否受了委屈,不能够从大局考虑问题,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这些认识上的片面性;天生
6、心胸狭窄、内向孤僻,有的争强好胜、性情急躁,具有不健全的性格,遇事往往想不开,认死理、走极端等,这些都容易诱发不平衡心理。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泛滥;个人困难增多,压力过重等现实状况,以及社会上的腐朽思想、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都会诱发不平衡心理。四、不平衡心理怎么克服不平衡心理百害而无益,那么我们怎样克服消除不平衡心理?首先,要自我说服开导,就事明理。产生不平衡心理主要是我们把个人得失看得大重。我们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开导,认清事物的发展规律,认清事物的两面性。好与坏,得与失,多与少,快与慢都是相对而言。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事。现实生活中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少,这都是
7、很正常的,任何事物都不会绝对平均。而且我们的职业是一个服务和奉献的职业,奉献是使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主旋律,只有牢记我们的使命职责,把精力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单位建设作贡献上,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获得精神上的最大满足。不能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要看到,有时失去一些东西并非坏事,相反,还能帮助你认清事物的真实面目。其次,要适当满足,以得补失。实际工作中,我们正当的、合理的需求,在政策允许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尽量满足。当然,并不是每项合理的需求都能满足,这要根据客观条件而定。我们对在某一方面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