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7814723

大小:1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6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 和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第I卷时; 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3.回答第II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第I卷(选择题

2、共48分)注意: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 “人法地,地法灭,天法道,道法自然”。这A.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D.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2.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A.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B.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C.农民社会地位得

3、到提升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3.魏晋士人视儒学为“不周世用”,隋唐以后,人们又普遍地认为儒学之外的学问为“无用之学”。这一变化反映出A.学校教育体系日趋完善B.读书人的思想摇摆不定C.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D.制度变革影响思想认知4.下面是宋代至清代中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3 0.3321.28明代57.2129.84 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39对上表呈现的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渐趋淡

4、化B.文化专制的渐趋强化C.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D.民营经济的日趋衰弱5.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 “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B.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6.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

5、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A.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D.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7.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活字技术效率低下D.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8.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

6、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反映出A.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C.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D.百家争鸣局面出现9.下表是对1850 年至1899 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印证当时中国类别数量比重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39970.4%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11319.9%A.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B.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C.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D.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变革10.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前者说:“中国天洋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

7、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这反映出当时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11.1898 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 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D.清政府的强力推行12.《新青年》最初连

8、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陈独秀认为当时中国A.思想争鸣B.西方文化被广泛接受C.思想禁锢D.报刊行业竞争激烈13.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