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09692
大小:209.8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15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板块限时练一~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板块限时练(一)(时间:45分钟 满分: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丝绸之路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
2、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
3、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交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而起源
4、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涉及陆路与海路,陆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海路则直到明代才逐渐兴起。B.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之说后,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就被载入史册。C.中亚、中东及中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找到阿凡提的原型,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D.在丝路文化这一多种文化混合体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创作出不少具
5、有创新性的作品。解析:选D A项,原文说“丝绸之路”“到汉唐时达到鼎盛”,可知“早在汉代”应为“早在汉代以前”;B项,“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之前,史书已有了丝路历史的记载;C项,“中西文化交流”应为“中西文化交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简介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再逐层论述丝路文化的交流碰撞及产生的成果。B.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作者从其交流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等方面展开论证。C.对于丝路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丰硕成果,文章具体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D.文章在论证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丝路文化源于丝路、依托于丝路的观点。解析:选B “丰富性”错
6、,文中“丰富性”是就“物质交流”而论的,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文章只从交流的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两方面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不同地区的物质交流最终可以带动并促进文化的交流。B.如果没有中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就不可能出现19世纪初中西文学共鸣的局面。C.佛教文化在中国与儒家文化在欧洲的表现足以证明:文化输出可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D.要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西方与各国之间不同文化的交融。解析:选C C项,以偏概全。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
7、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可见各国文化的生命力之所以“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是“文化交融”的结果,而并非只有“文化输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与全国9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很多观众感叹:中国文物很丰富,中国文化有内涵。不仅是《国家宝藏》,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