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808105
大小:76.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山西省晋中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晋中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6)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3x15分=45分)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2.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
2、、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B.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C.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3.孟子将“仁政”的实现寄托于君主对于“仁心”的扩充上,而这种扩充的程度决定了“仁政”实现的程度。据此可知,孟子的“仁政”学说A.有违孔子人性理论B.脱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C.弱化尊卑等级秩序D.颠覆了传统的君臣关系4.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
3、”思想的提出反映了A.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B.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C.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D.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5.《尚书·禹贡》中有禹划天下为九州之说;周朝进一步提出了“九州之外,谓之番国”的观点;战国思想家邹衍提出了华夏九州为“小九州”,为“中九州”之一;“中九州”又为“大九州”之一。由此可知先秦A.已经了解亚洲大陆之外各大洲的情况B.人们对“天下”认识的视野逐步开阔C.逐步放弃了以华夏为世界中心的思想D.民族交融改变了传统的夷夏之别观念6.东汉初期,光武帝在洛阳建立太庙以
4、祭祀从未当过皇帝的祖先而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光武帝只好祭祀汉宣帝和汉元帝,视他们为自己的祖父和生父。材料表明A.光武帝企图强化皇权B.儒家思想影响政治行为C.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D.皇帝重视统治的合法性7.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儒家以道自任,而且道、墨、法、阴阳“诸子纷纷,则已言道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这说明先秦士子A.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B.极力倡导道德修养自觉C.具有博大胸怀与开放心态D.积极宣扬社会变革主张8.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以《诗经》为立
5、言、立行的标准。汉儒也说《诗经》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表明儒学家A.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功能B.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C.推崇经典文献的历史价值D.关注世间的治乱兴衰9.史书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诸侯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B.他的宣传方式不当C.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的实际需要D.当时法家思想更受诸侯青睐10.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6、的文人和谋士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浪迹于各国各地,主动寻找主人出卖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这说明A.宗法分封制已完全崩溃B.军功成为各国授爵的依据C.贵族世卿世禄特权被打破D.君主集权意识的产生11.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得到统治者认同B.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都抑制了土地兼并D.都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求12.《韩非子·五蠹》中记
7、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A.“事异则备变”B.厉行赏罚,奖励耕战C.加强君主集权D.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13.有学者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儒家文化”、“儒家传统”当做“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同义词,但实际上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因此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文化之间的张力。下列最有可能符合该学者的
8、主旨是A.儒家思想不是中国传统主流B.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主流C.中国文化有表里不一的差异D.打倒孔家店能打到中国传统14.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最多。这种天下观:A.起源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施B.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根源C.表明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D.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15.“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