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88232
大小:10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题点训练三 筛选信息要准确、全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二章题点训练三筛选信息要准确、全面[目标解说]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是做现代文阅读题的基础,更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准确、全面是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做题过程中,考生恰恰做得不够好,不是遗漏了重要信息点,就是找得很多,或者没有很好地整理概括,导致答偏了。因此,二轮复习仍要重点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力求在答题过程中将信息要点提取得准确、全面。真题回做(xx·新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
2、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量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上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1930年开始,民
3、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收购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挤出了长江上游。经过多年拼搏,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节选自刘重来《一个不能忘记的人》)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解析 本题从把握传主的人生轨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卢作孚通过不同的经营策略使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对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错题回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六朝人物”张中行谢志浩1909年,张中行先生出生于河北香
5、河。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自由的学术空气在三十年代初期的北平随风飘散。当时东北已沦陷,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做学问还是搞政治,不可能不萦绕在学子们的心头。在胡适、钱穆、陈寅恪、傅斯年、吴宓、梁思成等学术名流的支撑下,尽管政治已进校园,但学府的生态和心态依然存在底线的从容。张中行那一代读书人,耳濡目染,有着自由的呼吸,经过慎思明辨,然后有所确信,最后直道而行。危城北平,还是能够安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一点,对理解像张中行辈分的学者,是很关键的。张先生一辈子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天
6、津、保定、北平当过多年的中学老师。1949年,被分配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后半生完全奉献于此。“文革”结束之后,老先生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正希望。所以他像出土文物一样,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夕阳红。那个时代的《读书》,因为有冯亦代、黄裳、金克木、张中行这样的老先生做台柱子,所以既有趣,又好玩。张先生穿越时光隧道,围绕北大教授,展开记忆。妙趣横生的人物,飘逸潇洒的岁月,把读者带回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也给了读者无穷的力量。难怪洪子诚在《当代文学史》中,特别推崇他的散文,认为其有大家风范。长期的动荡生活,使得具有佛学修养的老先生,更多
7、地想在困难的环境中,寻找一点人生的乐趣。1997年,88岁退休回家后,跟随女儿住在燕园,与季羡林、邓广铭、金克木相过从,被坊间誉为“燕园四老”。这几位老哥,真是老顽童,居然合作研究起八股文。张先生还研究“文言与白话”“佛教与中国文学”。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教授说干就能干得了的。先生还支持过河北的一张语文报纸。主持报纸事务的赵晓龙先生与我友善,给我说过老先生的趣事。晓龙兄到北京办事,看望先生,在红楼附近的酒馆小酌。花生米一碟,二锅头一小瓶,简简单单,情趣盎然。先生还提议,和晓龙一起前往正定访古,在86岁高龄,回乡访古,
8、凭吊古迹,发思古之幽情,可谓殊胜因缘,堪称文坛佳话。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党派纷争,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很不太平。但短短三十八年恍惚间,让人觉得和六朝特别接近,有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风格,产生了不少具有魏晋风度的人物。如今,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都已化作云烟。六朝人物,真是越来越稀罕了。(选自《那些有伤的读书人》,有删改)1.根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