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

ID:47769213

大小:50.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复习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同一对象,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并克服单一的片面的僵化的思维模式2.能借助于作品评论等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3.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对作品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评价4.了解文学评论的基本写法,尝试写简短的文学评论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0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雪》1课时《〈雪〉四人谈》4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1课时作文及评改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主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即说从不同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其实亦如苏轼所说从不同角度看山

2、会“横看成岭”而“侧成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都会让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更易使读者产生多种理解,这也正是为什么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认识这一点,我们的思维会更灵活,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本单元选择了鲁迅先生的《雪》,并选择了四位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性别甚至不同领域的四位作者写的评论,目的正在于让我们意识到,对文学作品中形象的理解是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要学会读书,正是要读出自己。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一、了解单元内容特点:快速跳读本单元课文,明确学习内容,思考本单元结构

3、与前几单元有何不同。二、确定单元学习方法:结合单元提示,思考学习方法。教师示例,学生模仿,初步明确本单元学习方法。三、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大纲要求及学生知识积累、能力等实际情况,师生共同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第2课时第19课雪学习目标:1.结合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的文字。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3.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走近文本:师生一起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及《野草》这部作品的有关资料二、走进文本1.读出问题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再读文本后,4人一小组交流、解决困惑2.共解疑惑(投影显现

4、共同疑难)投影显示:(教师就学生问题稍加整理)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有何不同?作者对两者各持什么态度?你能从字里行间找出依据吗?(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回答投影上的问题。(2)教师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她有着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或许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也在对北方雪

5、的描写中得到深化。3.读出自己就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全班交流。三、走出文本模仿写作《雪》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象作文。第3.4.5.6课时第20课《雪》四人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过程与方法: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最好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归纳,老师作若干订正、补充和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从

6、而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学习本文精练通俗、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难点文学评论的写法教学突破文学评论的教学,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出写作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等原则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写一些简单的文学评论。教学步骤: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1.教师导入: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学生听老师导入。2.教师范读

7、第一篇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学生听老师范读。3.请学生花10分钟思考讨论:这篇文学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本文强调指出,鲁迅先生的《雪》本来就是联想的产物,因此读者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感受,更不能作简单化的比附,而应当从作品提供的形象出发,通过活泼敏捷的联想去深刻地把握原作。4.教师启:本文说《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学生思考后明确:文章中认为《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5.小结:不错,联想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那么联想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呢?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