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ID:47757101

大小:51.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备课资料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第14课驿路梨花彭荆风,1929年出生,当代作家,江西萍乡人。靠自学成为作家。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等。作者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生活。写《驿路梨花》是在1977年秋。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经见

2、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人。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1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

3、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2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3【解析】1.这“几行粗大的字”写出了屋主人的细心、周到。2.“温暖”“喷香”“滚热”“软软”写出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受和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之情。3.两人猜测起了屋主人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所设的悬念;“可能”,语气并不肯定,进一步深化了前文中设下的悬念。【段析】写小茅屋帮助“我们”撵走了疲劳与饥饿。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4“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

4、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5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6【解析】4.肖像描写,交代了来人的年龄和身份。5.“同时”“抢着”写出了“我”和老余急切向“主人”道谢的感激之情。6.老人说的话表明了“我们”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写这个误会,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文设置的悬念。“我不是主人”,那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段析】写“我们”和瑶族老人的误会。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7看来

5、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8“主人家是谁?”“不晓得。”“粮食交给谁呢?”“挂在屋梁上。”“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9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

6、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10【解析】7.“请到”“赶紧”“端来”写出了“我们”对瑶族老人的热情招待。8.交代老人来此的目的。9.老人回忆自己与小茅屋结识的经过。10.瑶族老人得到屋主人的帮助,走出困境后,来道谢。怎么道谢?留下悬念,情节变得曲折跌宕;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感召作用。【段析】写瑶族老人交代自己与小茅屋的交情。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

7、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11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12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13【解析】11.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语言描写,表现出屋主人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屋主人名叫梨花

8、,既表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