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13518
大小:55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02
《涵江区萩芦镇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涵江区萩芦镇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涵江区萩芦镇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目录第一章导则1第二章镇域规划1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第二节镇村体系规划2第三节镇域建设用地规划3第四节产业布局规划3第五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第六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4第七节镇域基础设施规划4第八节旅游发展规划5第九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5第十节镇域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5第十一节空间管制规划6第十二节农村居民点规划7第十三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7第三章镇区规划8第一节性质与规模8第二节镇区总体空间布局8第三节用地布局9第四节镇区道路交通规划9第五节镇区工程设
2、施规划9第一节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10第二节城市设计导则11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11第四节四线规划12第五节防灾减灾规划12第六节近期建设规划13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13第十二章附则1317/18涵江区萩芦镇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第一章导则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为了有效指导萩芦镇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规范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证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标准》等国家法规、规范以及福建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特编制《萩芦镇
3、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文发布)4.《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试行)》5.《莆田市总体规划》(2010-2020)7.《莆田市萩芦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区域协调,互惠发展。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分片、有序开发建设。3.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举,重视城镇的景观和环境效果。4.立足规划超前性与可
4、操作性相结合,重视规划结构的弹性。5.坚持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原则。6.因地制宜,塑造特色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第五条规划范围第一层次:规划区范围,为萩芦镇镇域行政范围,幅员面积为86平方公里。规划对镇域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定位,对村镇结构和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对建设区域和禁止建设区域提出控制要求,并规划配置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第二层次:镇区范围,包括现状镇区及其周边区域,总占地7.0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28平方公里。具体范围详见城镇建设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图,这一层次
5、制定城镇结构布局、各项土地利用和各类专项发展规划,并对包括镇区范围和对镇区有较大影响、需要控制建设的区域用地提出建设控制要求。第六条规划适用范围在涵江区萩芦镇行政辖区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各种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文本中带有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第七条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其中规划图和规划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第二章镇域规划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第八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到203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35000元,农民可支配收入不低于20000
6、元,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5平方米,高于全国同等城镇水平。第九条镇村统筹战略(一)统筹镇村产业农业经济要求根据本地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按照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引导分散的农户从小规模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积极努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建立农业特色基地、农业示范点、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区,对农业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农业经济发展带。在镇区建立小型加工厂,对以枇杷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初步加工,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17/18涵江区萩芦镇总体规划(2010-2030)文本(二)统筹镇村空间城乡空间网络化,将镇区和农村地区有序联
7、系起来,使相互之间关联度加强,城乡发展有序进行。实施途径应该是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保护资源,将镇村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在加强保护力度的同时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优化。(三)统筹镇村基础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道的建设,加强各村之间的联系,水源建设,解决部分村庄缺水的问题。公用工程设施建设,解决市政设施缺乏,凌乱布局的问题。(四)统筹镇村社会事业加强对农民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关心,坚持一村一卫生室,提高合作医疗的参保率,保障低保家庭的正常生活。建立
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稳步提高补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农村敬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