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ID:47712092

大小:48.7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01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1页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2页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3页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4页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逻辑学复习知识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逻辑学复习知识点前言:逻辑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它是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更直接.更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逻辑学1.“逻辑”的含义:源于古希腊.原意:思想.言辞.理性.规律。逻辑是一门学科.即逻辑学(思维科学)。2.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逻辑学的研究目的:总结出人们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逻辑规律。思维: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概念.命题(判断).推理)思维的形式结构(思维的逻辑形式):包括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不随思维具体内容变化而变化.是判定一

2、种逻辑形式具体类型的唯一依据。传统逻辑:自然语言(日常用语)现代逻辑:人工语言(符号语言:表意符号.公式.公式序列)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逻辑规则:仅适用于某种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思维形式。(传统逻辑定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表现方式: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经典命题逻辑,经典谓词逻辑(表现方式:重言式(重言蕴涵式.重言等值式))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1.逻辑学的性质:工具性.全人类性(没有民族性.阶级性)2.逻辑学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

3、974年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逻辑学、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三方面作用:促成逻辑思维由自发向自觉转变;培养和提高人们认识事物、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帮助识别、驳斥谬误和诡辩。3.第三节逻辑简史逻辑学的历史:两千多年逻辑学的三大源头: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西方逻辑:以古希腊逻辑为先河.在发展的历程中完整地经历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形态。(以此为例)传统逻辑的诞生与发展:传统逻辑:由亚里士多德开始直至莱布尼兹之前的整个逻辑类型。特点:借助自然语言.主要范围是常见日常思维类型

4、。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著名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逻辑学主要问题.首创逻辑学这门科学。被称作“西方逻辑之父”.主要逻辑著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分别论述概念、命题(判断)、推理、论证、论辩的方法和如何驳斥诡辩的问题。哲学著作《形而上学》系统论述了矛盾律、排中律.涉及同一律。奠定了西方逻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及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研究了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和推理形式.提出相应推理规则。弗兰西斯.培根(

5、1561-1626):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17世纪.实验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研究了科学归纳法问题。《新工具》一书中提出科学归纳的“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奠定归纳逻辑的基础。穆勒(1806-1873):19世纪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在《逻辑体系》(我国近代学者严复译为《逻辑名学》)把科学归纳法发展为五种: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至此.传统逻辑的基本框架大致形成。..现代逻辑的兴起与发展:现代逻辑(“数理逻辑”或“符号逻辑”):由莱布尼兹奠定基本思想,目前

6、仍在不断发展中的逻辑类型。特点:借助人工语言(符号语言).建立形式系统.对研究对象整体把握。莱布尼兹(1646-1716):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17世纪末期.提出用数学演算的方法处理演绎逻辑;还提出创立一种相对自然语言的适合演算的“通用语言”。这两种思想为现代逻辑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布尔(1815-1864):于1847年建立了“逻辑代数”.是现代逻辑的早期形式.标志着莱布尼兹关于现代逻辑的思想已经初步成为现实。弗雷格(1848-1925)、皮亚诺(1858-1932)不懈努力.特别是罗素(1872-

7、1970)和怀特海(1861-1947)从1910到1913年的巨著《数学原理》出版.现代逻辑的基础部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进一步系统化和完善。现代逻辑:以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为基础.总体称为“现代演绎逻辑”或“现代归纳逻辑”。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属性: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的总称。(事物与属性不容分离)相同属性和不同属性(形成同类事物和不同类事物的标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是否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特有属性

8、和非特有属性(是否不为其他事物所具有的独具属性)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区分:前者决定意义.后者派生意义;前者往往蕴涵后者认识角度不同.同一事物本质属性往往不同。概念的认识范畴:概念属于理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属于感性认识;概念反映抽象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感觉知觉表象反映个别具体对象的本质或非本质.特有或非特有属性。概念的形成:对感性材料加工.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思维的结晶.是对一定阶段认识成果的凝结.是理性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