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824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8
《细角螺的研究概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产养殖细角螺的研究概述摘要:细角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日本海域。细角螺是一种生长在潮下带深水区的海珍品,成螺体大肉肥,味道鲜美独特,具有滋补功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上的价格一向居高不下,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细角螺为雌雄异体,四月份便进入繁殖盛期,一直到5月底结束。细角螺繁殖能力较低。目前国内外对于细角螺的精巢和精子的发生的研究少之又少。关键词:管角螺;生物学特征;繁殖习性;生殖系统的研究;经济价值细角螺Hemifususternatanus(Gmelin)俗称角螺(蔡英亚,1979),是浅
2、海较大型经济螺类。细角螺是一种生长在潮下带深水区的海珍品,成螺体大肉肥,味道鲜美独特,具有滋补功效,在肌肉中糖蛋白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傅余强等,2000),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上的价格一向居高不下,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细角螺通常生活在潮下带水深10~70m泥质沙海底,需采用拖网才能捕获,同时天然野生的种群密度低,成螺的生长周期长,捕获不易。加之近年来的过度采捕和近海环境的污染,导致了我国沿海细角螺资源日益枯竭,因此加强细角螺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展人工繁殖育苗和养殖的实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生物学特征1.1分布、栖息细角
3、螺为海洋单壳类,属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盔螺科(Galeodidae),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日本海域,属暖水性种类,生活在潮下带近海10~70m的软泥和泥沙质的海底。细角螺的生活方式为底栖型,喜欢潜沙生活。1.2形态特征细角螺壳质坚厚,壳表有被有黄褐色或淡棕色细密而短的茸毛壳皮(曹伏君等,2008)。成体壳高为9.7~22.7cm,壳宽6.3~14.6cm,螺体一般有7~8个体螺层(潘英等,2008),螺魇厚而实,具有较强的闭合能力,可保存水分时间较长,因此具有较强的耐干露能力。2繁殖习性2.1繁殖季
4、节在浙江海域,每年5月中旬,水温达到20~26℃,细角螺开始进入繁殖期,到6月份水温上升达到26~28℃,产卵结束,一年仅繁殖一次,繁殖期是5~6月份,水温为24~28℃。北部湾沿海地处亚热带气候,3月底的水温就能达到20℃。2.2交配产卵细角螺为雌雄异体,仅通过外壳难以分辨,但在繁殖季节可根据软体部交接器形态、腹足口等特征加以区分,自然条件下的群体,雌性的个体远远多于雄性,约为10:1,从象山、玉环捕捞上来的野生螺证实了这一点。细角螺交配时,雄性个体主动,趋近雌体时阴茎屡次伸缩,触到雌性后便将足的部分搭在雌体贝壳上,头部
5、伸长,将阴茎插入阴道口,交配时间持续较长,达数小时至几十小时,雌性细角螺通过交配,把精子储存于生殖管道内,待卵子排出后完成受精(许章程等,2006)。雌螺一般在交配后,部分个体便可产卵,有些个体在数小时后进行,多数个体在夜间或者黎明产卵。产卵时,亲螺通过一系列肌肉的收缩、舒张紧缩,将卵囊从腹足口挤出成形(柯才焕等,1991),并附着于基质上。不同雌螺常集中产卵,形成卵囊群。每个亲螺产卵时间较长,可达几个至十几个小时,每个卵囊产出的间隔时间可达几十分钟,在产卵过程中,亲螺如受到惊动,则停止产卵,恢复时间几小时到几天不等(梁海
6、鹰等,2007)。产完卵的亲螺摄食欲望强,需要多投饵料。3软体动物生殖系统的研究3.1生殖系统的研究有关软体动物在生殖系统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种类也丰富。主要有:海湾扇贝性腺的发育(沈决奋等,1996),虾夷扇贝雄性生殖系统的研究(陈立江等,1999),贻贝生殖系统的研究(陈立江等,1999;李太武等,1999),香螺雄性生殖系统的研究(高岩等,2004),毛嵌线螺生殖系统的研究(周永灿等,2000),泥螺生殖系统及精子发生的研究(应雪萍等,2002)等。然而在细角螺精巢方面的研究却是空白。研究生殖系统的主要方法为:首先采样
7、,在分为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学观察。解剖学观察主要是对活体的解剖,分析精巢的组成,并绘制出精巢结构模式图。组织学观察常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精巢的各部分结构和发育情况。3.2细角螺雄性生殖系统的组成雄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和生殖导管两部分组成,生殖导管由贮精囊、输精管和阴茎构成。精巢位于肝脏表面,螺旋状,与肝脏伴行,位于第1~2个螺层。贮精囊是贮存精子的组织,位于精巢下一螺旋内侧。输精管上连贮精囊,末端与阴茎相连,是精子的输出通道。阴茎即雄性交配器,肌肉质,可伸缩,位于足的右侧。4经济价值细角螺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营养价值和药用价
8、值。细角螺软体部分多粗脂肪中脂肪酸含量齐全,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对人体具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压、提高生物膜液态性、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能明显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航晓敏,2001;JamesMJetal,2000;BelluuzziAL,1996;StollAL,1999)。此外D.J.H.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