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69849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9
《豫东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豫东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规程》编写说明豫东地区主要包括商丘市、周口市、开封市等地,是河南省中筋和强筋小麦主要适宜种植区。该区小麦全生育期三0°C积温1900°C〜2500°C,越冬前积温550°C〜750°C,总光照时数1000h〜1700h,其中5月份光照200h〜250h,全生育期降水量118mm〜420mm,雨水多集中在9〜10月份和翌年的4〜5月份。主要气象灾害有播种期干旱和苗期冻害、春季干旱、晚霜冻以及后期髙温和干热风。小麦主要病害有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和根(茎)腐病。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本标准的任务来源于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厅支持项目《
2、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及商丘市财政支持《豫东平原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适应及响应机理研究》等项目的部分成果内容,经过多项技术集成、生产实践形成了适用河南东部区域的《豫东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规程》,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通知》(豫质监标发[2015165号)要求,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对河南省地方标准《豫东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规程》负责起草、制定。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小麦生产是河南一大优势产业。多年来,河南小麦
3、种植面积、总产和贡献均居全国首位,一直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因此实现小麦持续稳定增产是河南新时期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首要任务。《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为5725亿公斤,其中小麦需求980亿公斤”,对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粮食生产极为重视,在《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省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1300亿斤,比2010年实际产量要新增210亿斤,年均增率要达到2.0%o豫东地区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之一,常年麦播面积约占河南的1/4强,总产约占全省1/5弱,对河南省粮食安
4、全和经济发展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的旋耕制度和小麦玉米连作模式,使土壤耕层变浅,病虫害危害加重;长期单一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地持续生产力下降,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恶化;青壮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现存劳动力素质下降,田间管理粗放,小麦种植效益偏低;近年来的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小麦单产年际间区域间变幅较大,从而影响小麦高产稳产和持续增产,因此,编制本标准对有效防御气象灾害,高效利用水肥等资源,稳步提髙小麦单产,不断提升籽粒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30年来,前人制定过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但多是在全球变暖以前和针对一个地市的小麦中低产水平情况
5、。随着气候和病虫草害等新情况的出现,农业机械化的大面积实施,以及高产优质新品种和新生高效农药的推广,原有的技术规程已不适用于当前小麦生产的需要。为此,依据该区气候变化特点、生产条件、主要灾害发生规律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的要求,制定了本标准,这是十分必要的。三、标准制定过程1、前期研究工作本标准是以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承担了2010-2015年《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耕作栽培研究任务,常年承担品种试验项目《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国家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还承担了《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网点生态典型性、代表性评价和区试简化栽培技
6、术应用研究》、《超髙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筛选、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参与了《黄淮平原主要农作物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子专题研究;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先后承担了商丘市科技攻关项目《大穗型小麦品种成穗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和《豫东平原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适应及响应机理研究》,其中《大穗小麦品种成穗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商丘小麦气候变化特征及应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获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其间与商丘市农技推广中心和商丘市种子管理站开展了大量的合作研究,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集成,以及生产技术规程的逐步完善与示范推广工作的开展,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
7、了坚实的科学基础。2、成立规程制定小组为做好《豫东地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工作,项目组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成立了以赵虹研究员、朱伟副研究员等为主要负责人的技术规程制定小组,并多次召开了规程制定小组会议,确定了规程制定原则,拟定了标准制定思路,就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对标准文本各节内容的起草工作逐一进行了细化,并有效监督了标准制定工作的每一步实施。3、初稿的编制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规程制定小组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