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68207
大小:4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27
《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规划》专题报道2004年05月27日 15:24:08 杭州网■优质一流的生态环境,将成为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生态西溪、文化西溪、淡雅西溪”,应是西溪湿地之不同于世界与其他城市湿地的亮点或特色。■如果一位游客回到家里能够讲出旅游地的一些文化细节;能够说出一些感触很深的小事。那么西溪旅游文化运用就算成功了。■现实的西溪湿地是长期自然和人文相互交融作用的产物,过分强调绝对保护,要退回到原始自然状态去,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寓生态保护于观光游览中的湿地旅游特色项目,将会成为游人的“新宠”
2、,为杭州旅游现有产品结构中注入新内容,形成新魅力。●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范勤年“西溪三品”应留下现今的杭州城区,从卫星遥感图上看,老和山(秦亭山)、美女山、北高峰等连绵延伸的岭脊之东,为明净秀丽的西湖;而一山之隔的西北面,则是河港交错、雨塘密集的西溪。从形成的历史来说,西湖属泻湖,西溪则是一片湿地,它们的存在,都是浅海沉积的结果,都和杭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变迁密切相关,是柔情入水的杭州城区的一对“水姊妹”。随着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的拓展,杭州的城市建设,似乎在某一时间段出现了“重了西湖,忘了西溪”的现象。西溪且留下,成了杭州学者、文
3、人、百姓、政府的共识。《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讨论稿),对西溪湿地的保护与科学、合理的利用,以及对城区西进的布局,进行研讨,为“西溪应留下”作出了虽为时稍晚,却至为关键的双向联动。关于西溪的未来,有持“围起来、全封闭、纯湿地生态”的“绝对保护”之议者,笔者不敢苟同。西溪之与西湖的近1500年的变迁,实际上均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密切相关,已无“原生态湿地”之痕迹,而早已形成了渔桑聚落和词人圣地的生态景观与人生特色。“围起来”,只能是不再让城市居住区侵入,而不是不去探索如何在保护和培育的前提下,科学和合理的为城市所用、生
4、态教育所用、游客所用、休闲所用;“全封闭”,应从扩大外围保护地带和控制四周的建筑密度、层高和环境绿化与美化的加强着手,在已是“湖肥溪瘦”的杭州,西湖既可拆围扩水,西溪似乎也不应迁就既有规划道路和小区建设的贴身紧逼;“纯湿地生态”,绝不可割断西溪所特具的历史地理人文背景。西溪的品位,是城市湿地、渔桑生态;其品格,是其特具的文化脉络,从而能使之崛然屹立于一般城市湿地之上;而为西溪文化研究会诸公所概括的“冷、野、淡、雅”的美学品质,对西溪的适度开发,更具现实意义,此之为“西溪三品”,是西溪渔桑聚落生态、历史文脉生态(文化生态)和特色美学
5、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义总会”。西溪之胜,其过去是在原生态的荒凉相沉积形成的湿地上,渔桑劳作,营造出了西溪历史、西溪文化、西溪美学积累;则当前的规划,自应扬我中华特色,三者紧密依存。未来的西溪,在保护为主、培育湿地为前提的总体把握下,“生态西溪、文化西溪、淡雅西溪”,应是西溪湿地之不同于世界与其他城市湿地的亮点或特色,从而为杭州的城市建设、城区环境和休闲游憩作出更大的、更全面的综合效应。●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总顾问:市政协副主席马时雍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如何保护好西溪湿地这一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对杭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进程
6、而言,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是政府关注的热点,市民关注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热点。《杭州市西溪湿地生态旅游专项规划》,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一个子规划。西溪湿地生态旅游,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的有机组成之一,是西溪湿地保护的重要一环。规划好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我认为:重点在于突出十二个字“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从规划文本看,它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我赞同规划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及其“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规划原则。搞规划的同志,在思想上对“生态优先,保护第一”这一点是很明确,它特别鲜明地体现在方案的功能分区、项目设置和环
7、境保护规划等内容上。如何做好湿地生态旅游规划,这是一个新课题,特别是对西溪这样一块城市湿地而言,国内外并没有什么可以直接借鉴的成功经验。规划提出“三区一廊一带”的布局结构,有新意,对于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思路,有现实可操作性。东部的生态保护培育区与西部的生态景观封育区,易于形成东西呼应、左右互补的湿地保护大格局,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良性恢复、整体环境的营造优化,而且,通过水上、陆地、空中等三大“动物通道”,还能为中部的旅游休闲区提供一幅幅“绿水游鱼、白鹭青天”的如画景观。宽达五六十米的“口”字型多层式绿色长廊,环绕景区一周,既有景
8、观效果,又有阻碍噪声、灰尘的环保作用。西溪之胜在于“水”,规划突出了水的治理问题,强调从污染的源头和生态承载能力上进行科学整治,并对游人的进入从数量、交通工具、游赏方式等方面予以限制,努力实现环境与人口的平衡。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优质一流的生态环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