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67109
大小:10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18
《当前农业我国农村工作调研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市农业经济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及全州第三季度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根据福委办字[2010]122号文件安排,市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调研组,对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针对我市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下步如何发展我市农业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我市农业经济的大发展及农民有效增收。一、现状分析(一)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介于东经107°14'24"—107°45'35"和北纬26°32'28"—27
2、°02'23"之间。南北最长55.2千米,东西最宽52.1千米。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2009年底,总人口31.9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91万人。有汉、苗、布依、侗彝、水等2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72.8%,少数民族人口占27.2%。境内地势西部和北部较高,中部和南部较低,最高海拔1715.8米,最低海拔614米。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坝地较少。土壤类型以石灰土最多,黄壤次之,水稻土和紫色土较少。全市现有耕地23.2万亩(二轮土地法定承包面积),其中田11.9万亩,土11.3万亩;林地144万亩,园地6.7万亩,牧草地33万亩,水域面积1.3万亩(可养殖水面约
3、占50%)。**地处乌江与沅江两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11.13万千瓦(界河清水河4.87万千瓦),可开发量6.5万千瓦。在气候分区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温14.5°16C左右,年积温4574—5609°C,无霜期245—278天。年均降雨量1033—1220毫米,光、热、雨水同季,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大部份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二)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建成蓄、引、提各类供水工程2226处,有效灌溉面积14.45万亩,其中:田12.29万亩,土2.17万亩。蓄水工程共有637处,其中
4、:小(二)型以上水库12座,总库容2289.49万m3,兴利库容1775.64万m3,设计灌溉面积5.9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832万亩;塘坝625座,有效库容607.32万m3。引水工程262处,引水规模总计6.85m3/s,设计灌溉面积8.19万m3,有效灌溉面积3.76万亩,为农村2.836万人和5.672万头大小牲畜饮水提供保障;提水工程共47处,提水泵装机390KW,设计灌溉面积2.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5万亩,小水池、小水窖1280座,总容积为75780m3。输水渠道总长度为2085.1km。改造中低产田(土)11.75万亩,修建机耕道44.51公里,新
5、建机耕桥6座。这些基础的建成和使用,为保障我市社会稳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市拥有各类农机具19241台(套),其中:耕作机械3659台(套),栽插机械22台(套),排灌机械5161台(套),植保机械554台(套),收获机械63台(套),农产品加工机械5090台(套),农用运输机械2368台(套),其它机械945台(套),总动力17.2万千瓦。2000年以来,共建规范化、标准化沼气池17000余口,涉及17个乡镇办事处共59个村,生态村建设13个,沼气工程建设为维护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森林,提供清洁能源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06年以来,投入新农村建设资
6、金236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30万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890万元、企业14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1200万元),实施16新农村建设试点43个,新建村组公路59.82公里,硬化连户道路77公里,硬化庭院3万平方米,改造民居474户,修建篮球场等体育场所7个,休闲场所5640平方米,新修寨门3个。(三)农村经济发展现状。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0.22亿元,为2005年的1.35倍,增长25.28%,年平均增长5.8%。粮食产量13.4万吨,为2005年的1.14倍,增长14.5%,年平均增长3.44%。农民人均纯收入3291元,为2005年的1.73倍,增长73%。分
7、产业看,2005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57440万元、121072万元、69701万元,其比例为32.14:48.78:28.08。200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59441万元、206403万元、180340万元,其比例为13.32:46.26:40.42。从以上两组数据可看出,我市一、二、三产业由传统的二、一、三顺序变为二、三、一,农村经济由农业化逐步向工业化、城镇化转变,第一产业在稳步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不断加重,第三产业迅速突起,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成为我市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