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ID:47638208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9

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1页
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2页
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3页
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4页
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和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特点。2、探讨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出现科学技术革命和没有产生出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并结合生活实际指出这些原因在生活中的表现。3、对比西方科学技术重分析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重综合的研究方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探寻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如何发挥这两种方式的优点,培养自己在国家富强与发展中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知识探究延伸1、推荐著作:《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王钱国忠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大突破:20世纪重要科技

2、发明与发现》,王一川主编,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科学技术史新编》,施若谷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科学技术发展简史》,黄理稳、李学荣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推荐文章:江晓原,听李约瑟说说心理话-李约瑟著《中国古代科学》,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16日徐凌,中国欧洲和近代科学的起源:李约瑟的'大滴定',中国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2002年4月,137-160徐凌,郑和谜题和李约瑟难题的比较研究及其启迪,海交史研究,2003,1,30-45李建军,关于“李约瑟问题”与“诺贝尔现象啲思考,科技导报,2003,4,23-

3、25刘爱玲,从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看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李约瑟难题”再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2002,2(1),30-323、推荐专题片:CCTV专题片百年科技启示录▲探究方法点拨1.结合教材中提供的表格并查阅资料,整理17世纪中国与欧洲在科学技术上出现的伟大成果,制作成对照表。表格内容包括著作名、作者、主要成就简介、历史地位概述、社会效益概述等栏目。1.选取其中自己感兴趣的著作进行分析,比较著作出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著作流传的情况、著作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等。3、由于“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因此在探究该课题时可分解成多个子课

4、题以降低探究的难度。女口:“举例说明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区别”“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原因?”T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为什么西方中世纪前期,不具备科技进步的基础与动力,而处于停滞落后状态?”“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故乡中国,未能将其“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通过探究“李约瑟难题”,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等等4、在选题的基础上,搜集有关中国古代科技以及西方近代科技有关文字或图像资料,可从图书馆、书店或上网查找。5、汇总处理资料,研究与所选项目的资料,确定论点及论据。在小组讨论的基础

5、上撰写历史小论文形成自己的观▲自我思考提示1、举例说明古代科技与近代科技的区别提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而后来的托勒密地心说则包含了定量认识和用数学方法揭示天体运动规律的合理内核。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

6、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模总结的程度,但是近代科技却没有发展;同时代的西方近代科技却得到迅速发展,把中国远远的抛在于后面。2.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提示:原因: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近代科技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推动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科技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3.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

7、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提示: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时传统的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引发了个新工艺技术的需要;西学东渐趋势的出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推动明朝中后期科技的发展;同时明朝中后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2.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提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对近代科技发展需求较小,使近代科技缺乏发展的动力;君主专制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