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

ID:47613890

大小:477.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08

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第六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讲城市区位、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四个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A.甲B.丁C.戊D.己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乙和丙B.甲地的主导工业部门可能是棉纺工业C.图中乙城市的规模较大D.充分发挥丁地旅游资源优势,把丁地发展为区域中心解析:戊位于河口地区,形成较早。丁地交通不便,不可能发展成为区域中心。答案:1.C2.D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3~4题。3.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B.

2、①④C.②③D.②④4.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该区域人口沿河分布于地势较为低平的地区,影响因素为河流与地形。第4题,据图中信息及河流判断,该区域为四川盆地,甲城为成都、乙城为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与成都相比,水路交通便捷是其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优势所在。答案:3.D4.D“在深圳上班,到东莞居住,剩下的钱再买辆车”的双城生活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在深圳工作的人们的认可。据此回答5~7题。5.“在深圳上班”的主要原因是()A.深圳就业机会多

3、,人均收入高B.在深圳工作体面,声誉好C.深圳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发达D.深圳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6.“到东莞居住”的主要原因是东莞()A.环境质量较深圳好B.气候条件较深圳优越C.商品房价格较深圳低D.交通位置较深圳优越7.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主要得益于()A.交通改善B.政策支持C.人口老龄化D.逆城市化解析:第5题,深圳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因此人们选择“在深圳上班”。第6题,受经济等条件影响,东莞商品房价格较深圳低,因此人们选择“到东莞居住”。第7题,工作在深圳,居住在东莞,主要得益于两地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答案:5.A6.C7.A城镇化表示

4、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下图为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8~9题。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总量快速增长B.东部城市群快速崛起C.促进工业化快速发展D.人口向东南沿海聚集9.提高印度城镇化率,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B.加强城镇管理,减轻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C.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D.重视环境建设,改善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解析:第8题,人口总量快速增

5、长与城镇化率无直接关联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东部城市群还未加速崛起;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促进了城镇化率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包括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口迁往东南沿海不会导致全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故C项正确。第9题,高新技术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低,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可能性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拉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较小,对提高印度城镇化率作用较小。故C项正确。答案:8.C9.C下图是某年国庆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

6、。10.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的城市是()A.重庆B.西安C.南京D.成都11.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可能有()①人口众多②交通通达度高③长期拥堵已成习惯④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第10题,由图示可以看出,重庆人能忍受的最长时间是27分钟,而拥堵要39分钟;西安人能忍受的最长时间是35分钟,而拥堵要28分钟;南京人能忍受的最长时间是44分钟,而拥堵要36分钟;成都人能忍受的最长时间是32分钟,而拥堵要29分钟。西安拥堵时间与能忍受痛苦的时间之比最小,即西安人拥堵“痛苦指数”最低。第11题

7、,两城市都是我国特大城市,城市规模大,虽然基础设施完善,但交通通达度不高;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拥有更多的人口,长期拥堵已成习惯,两城市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答案:10.B11.B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下面两图为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材料二下图为该大城市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图。(1)据材料一描述该大城市的发展特征。(8分)(2)据材料一中的右图,说明该大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6分)(3)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该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8分)解析:(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