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2)

土木工程概论(2)

ID:47545709

大小:4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4

土木工程概论(2)_第1页
土木工程概论(2)_第2页
土木工程概论(2)_第3页
土木工程概论(2)_第4页
土木工程概论(2)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概论(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1、列举有代表性的采用不同建筑材料的典型建筑。木材:北京故宫,湖北黄鹤楼;石材: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巴黎圣母院,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德国科隆大教堂;钢筋混凝土:中国人民大会堂;钢材:北京奥运会鸟巢,巴黎埃菲尔铁塔,北京水立方2、绿色建材全面系统研发的含义。我国建筑和建材产业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存在着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建筑工程材料生产和应用脱节、建筑设计选材难、新型建材产品推广使用难等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提高建筑中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产品的比例、促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尤为重要,研究、开发和应用环境友好型建筑材料与系列产品具有

2、重要意义。第三章1、比萨斜塔的基础形式。筏板基础2、比萨斜塔产生倾斜的主要原因。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土地松软而倾斜3、基础有哪几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1.条形基础:多用于单层或多层砌体结构;2.独立基础:多用于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的情况; 3.井格式基础:当地基条件较差,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止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两个方向扩展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4.桩基础:当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时采用;5.筏基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

3、;6.箱形基础:用于上、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时;部建筑物荷载大。4、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有哪些?1在设计时候尽量使上部荷载中心受压均匀分布2遇到高低相差悬殊或地基软硬突变时,要合理设置沉降缝3增加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的协调作用。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以增强结构整体性。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方第四章1、建筑物的基本构件有哪些?他们在建筑中中承担作用和可能的形式。P622、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663、墙体承重有哪几种方式?他们有什么优缺点?墙承重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

4、承重三种。横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墙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横墙承重的建筑物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较好,立而开窗灵活,但平面布置和房间划分的灵活性差。纵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房间的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的开间,墙体位置在同层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在纵墙承重方案中,由于横墙数量少,房屋刚度差,应适当设置承重横墙,与楼板一起形成纵墙的侧向支撑。纵横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房间变化较多的建筑。结构方案可根据需要布置,房屋中一部分用横墙承重,另一部分用纵墙承重,形成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此方案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墙体材料用量较多,适用于开间、进深变化较多的建筑

5、。4、高层超高层的结构形式有哪些?P72第五章1、查阅中国公路网,了解我国公路现状。2、检索国内里程长度最长的前五条铁路。3、任选一国家的首都机场和我国首都机场作定性比较。列举隧道开挖中的安全防范措施。1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或浅埋、偏压、滑坡地段隧洞,应组织技术论证,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2洞内通风管、高压风管、水管、照明线、输电线、运输道路、人行道路要统一规划,加强维修,做到布设整齐,状态良好。机械设备要固定存放位置,料具堆码整齐,专人负责保管。3洞内施工应由值班领工员统一指挥,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开挖、衬砌和运输作业,减少交插和相互干扰。4爆

6、破开挖应做出爆破设计,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必须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外插角和装药量等参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超欠挖数量。5爆破起爆后,应派专人进行检查,处理危石、悬石,并设人监护。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准进入作业面。做好洞内防尘,降低粉尘浓度。5、高速公路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并试述高速公路的优缺点?P92第六章1、列举五个国内外著名桥梁及其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卢浦大桥钢拱结构苏通大桥斜拉桥武汉长江大桥连续钢桁架梁金门大桥悬索桥悉尼港大桥钢桁架拱桥2、决定桥梁跨度和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P1243、桥梁工程设计的要点有哪些?P124第七章1任选一港口城市,为它的

7、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第八章1、结合美国波士顿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阐述我国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在进行城市开发与城市改造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2、我国地下能源开发的前景和可能遇到的困难。3、发展地下工程的意义?1、为人类的生存开拓了广阔的空间。2、地下空间具有恒温性、恒湿性、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空间性、安全性等优点。3、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良好。4、节省城市占地、节约能源、克服地面各种障碍改善城市交通、减少城市污染、扩大城市空间容量、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第九章1、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谈我国的防洪抢险工作的展开

8、。2、水电、火电、核电的利弊分析与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