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42735
大小:210.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17
《一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逸夫教育集团美术集体备课教案一年级下册逸夫教育集团美术教研组资料整理....资料整理....第1课《外国小朋友的画》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 2、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表现生活,激发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描绘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分辨美与丑,优与劣。 教学难点: 当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教具:优秀学生作品 学具:课本 作业要求: 收集优秀作品,并说说你的收集它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
2、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出示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三、讲授新课 1、谈谈你看到的美。 2、说说你想像的美景。 3、举例说说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现你看到的或想到的美景。 4、出示作品:让学生分析画面材料、方式、构图和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谈谈你对这幅画的认识。 5、请仔细欣赏课本上的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教师小结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小朋友对美的理解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画面色彩艳丽,有的清新淡雅。无论是怎样的作品,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就会发现不同美的价值
3、。同时,也可以用别人的方式或自创的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美。 第2课《鲜艳的花朵》教学目的: 通过画生长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学习用并列的形式描绘形象。 教学重点: 用并列的形式组织画面,练习用线造型。 教学难点: 并列的花有疏有密,有高有矮,形态自然。 教学过程: 资料整理....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 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欣赏课本:几幅画中的花有什么不同?一支花。一排花。一片花。提问:这
4、花一棵挨着一棵,长得很旺盛,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谁来形容一下? 出示课题。 三、新课: (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 欣赏奇形怪状的花。 2、 提问:它们的种类、形状、颜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回答:种类繁多、颜色鲜艳、形态各异。 2、联想公园里的花,他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茂盛、千姿百态,向着阳光盛开的花朵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好比我们少年儿童幸福的成长。 3、欣赏动画,了解每支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花头、花茎、花叶 4、茂密的花朵和叶子形状
5、多样,都有什么形状的?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任意形等等。 5、教师示范多种漂亮的花头。 6、画画的安排: 定位:画一排曲直自然、随意、高矮、疏密有别的线,充满画面。 勾线描绘具体形象:选择单色彩笔,有力流畅地在定位线上添画各种形态的花朵、花蕊、枝、叶。 装饰:上色,任意选择各种颜色平涂在花和叶上,使画面颜色丰富多彩。 描线:用点、直线、曲线、折线、圆等纹理填画在花和叶中。 教学意图茂密生长着的花。通过描绘锻炼学生用线造型及熟练地赋色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6、,从而懂得珍惜自然和爱护自然。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因材施教、照顾全体、灵活多变。定位勾线描绘具体形象装饰 五、小结: 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展示学生作业,学生将评。公园里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花儿好看能带回家看吗?(不能)为什么?(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资料整理....第3课《漂亮的蝴蝶》学情分析: 蝴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动物,它舞姿翩翩,纹饰亮丽,是学生乐于欣赏、喜于表现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
7、纹饰特点 ; 2、会画一只漂亮的对称的五彩蝴蝶。 教学准备: 白色蝴蝶底版。 教学重点: 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一只漂亮的五彩纸蝴蝶 教学难点: 做出一只式样、纹饰有新意的纸蝴蝶 教学过程: 一、看看蝴蝶的形状有些什么不同? 二、蝴蝶身上的花衣服是用什么装饰的? (出示一只白蝴蝶的底版) 1、怎样才能把蝴蝶打扮的漂亮一点? 2、蝴蝶的两片大翅膀上画上对称的花纹。 3、可以运用多种短线、点、曲线等进行装饰。 三、作业 1、 布置作业 说明作业要求 2、
8、 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注意蝴蝶的翅膀是左右对称的。 四、作展示,互相评价 1、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谈谈喜欢的一张作品,并说说原因。 五、欣赏另一个蝴蝶的世界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特别的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蝴蝶世界, 六、教师小结: 资料整理....在这里,蝴蝶拥有了另一种美丽,看,精美的蝴蝶盘子、精致的蝴蝶发夹、蝴蝶挂饰、可爱的蝴蝶笔、蝴蝶盒子、漂亮的蝴蝶风筝„„除了这些,生活中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