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名句填空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名句名篇默写。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有阔大境界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用用方圆不想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___。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荆轲刺秦王》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太守宴会描绘得让人眼馋,不仅有“__________”捕到的肥鱼,还有用泉水酿的酒和摆在面前的各种“_____
3、_____”。2.《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__________”。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__________”,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5.名篇名句默写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李贺《雁门太守行》从声色两方面勾画激烈战斗
4、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
5、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离骚》的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词精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辛弃疾《破阵子》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突出表现了军容的雄壮及将士们战斗情绪的高昂。3.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自然的循环法则自比,表示自己虽辞官,仍关心国家命运。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句写出滕子京治理巴陵郡的卓越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2.
6、《劝学》中,荀子以“__________, __________”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和刘裕的北伐气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当初居住的地方,如今却是“__________, __________”。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
7、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3.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2.曾日月之几何, __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3.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__________,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8、欧阳修《伶官传序》)5.明天子在上,__________。(韩愈《送董邵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