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

ID:47534190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4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_第1页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_第2页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_第3页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_第4页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材料案例:   2009年2月16日,犯罪嫌疑人赵XX(16岁),临县车赶乡人,因盗窃被依法逮捕;   2009年3月犯罪嫌疑人高XX(22岁),临县刘家圪塔村人,常XX(17岁),临县玉坪乡人,因故意伤害被依法逮捕;   2010年3月24日,犯罪嫌疑人武XX(89年生),白XX(87年生),李XX(88年生)成XX(88年生),因抢劫被依法逮捕;   2010年5月19日,犯罪嫌疑人李XX(14岁),因故意伤害(致死)被依法逮捕;   2010年5月21日,王XX(17岁),段X

2、X(18岁),段XX(18岁),因盗窃被依法逮捕;……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不小的进步,然而青少年犯罪却日见增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及特点: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1.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2.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   3.从犯罪年龄段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4.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   5.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二)我国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较

3、以往,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疯狂性。   2、突发性。   3、连续性。   4、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   5、犯罪故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手段的残忍性。   6、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   7、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   8、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

4、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整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走上邪道;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

5、上犯罪的道路。   (二)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既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又对涉世不深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

6、作用。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语连嘴,在家乱摔东西,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二是家庭经济差,平时很少给孩子零花钱,造成青少年去偷、抢;三是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在这种“高压”下,孩子的心理畸形;四是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五是溺爱孩子,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方面的满足,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养,娇生惯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助长了子女的自私和奢侈;六是

7、父母没有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青少年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四)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素质教育已实行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二是法制教育缺乏,很少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三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

8、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还逃学;四是有些教师岐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人格侮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五是市场经济的影响,有些学校周末补课的要交补课费,无法参与补课,自认为低人一等,产生悲观,形成畸形心理;六是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七是班主任缺乏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和关心,对学生的情况缺乏全面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