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ID:47530304

大小:80.0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13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 A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的出版C.查特斯《课程编制》的出版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C )A.有意义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D.有意义机械学习10.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A.普遍性目标取向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D.表

2、现性目标取向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C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C)A.《儿童与课程》B.《怎样编制课程》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课程》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B )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C.批判模式D.过程模式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A)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

3、技能领域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C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11页共11页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15.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 C )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C)A.引领者B.管理者C.促进者D.指导者4.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

4、( A)A.促进者B.监控者C.旁观者D.主导者10.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D )A.实证主义B.泰罗主义C.唯科学主义D.普遍主义9.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A)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具体性、学术性、范例性C.具体性、精确性、范例性D.基本性、专门性、范例性18.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课程”,经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发展,后来又融入了德国的“有机整体观”,从而发展为“乡土教育论”,进而发展为( B )A.“发现教学”B.“合科教学”C.“问题解决教学”D.“国际理解教育”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D)A

5、.发现学习B.程序教学C.最近发展区D.先行组织者18.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D)A.裴斯泰洛齐B.福禄贝尔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13.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C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11页共11页A.经济大萧条B.进步主义运动C.八年研究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9.“学生渴望认知、理

6、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 B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驱力8.“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C)A.生成性目标取向B.行为性目标取向C.表现性目标取向D.普遍性目标取向17.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 B )A.课程决策研究的整合B.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C.课程实施研究的整合D.课程评价研究的整合21.“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15.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许多教育热点问题,

7、如“重点中学”存废问题、择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筹措问题等都反映了人们已开始自觉追求(C)A.教育质量B.教育地位C.教育公平D.受教育权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18.以文化知识(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这种课程类型称为(D)A.要素课程B.综合课程C.经验课程D.学科课程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C )A.查特斯B.奥

8、利沃C.博比特D.威斯特迈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