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改革开放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民收入相对来说增长缓慢。摆在我们面前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即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不容小觑,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急于解决的问题。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农村达到小康才能全国达到小康,正如哲学上说的有时关键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在讨论,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非常彻底的解决,国内外很多学术专家对中国农民增收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投入毕生
2、精力致力于农民问题的研究。我认为应该从研究地方农民收入开始。目前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问题的研究情况具体如下:张秀玲认为,影响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是:农村“三乱”现象屡禁不止,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但由于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臃肿,人口过多,支出膨胀,再加上村组干部的工资福利,农民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要变相地变成乡村干部的工资福利,增大了农民的负担。还有许多基层干部吃喝风盛行,乡村招待费支出惊人,不仅吃掉了农村的提留,有的村委甚至把大队
3、部卖掉顶吃喝账。使农民苦不堪言,甚至造成了一些地方的不稳定因素增多。高敏芳在《经济研究》(2008年)中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路径分析的文章中,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构成的调查研究,指出家庭经营收入是主体,工资性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比重偏低,收入不稳定。只有拓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特别是通过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胡军国在《经济论坛》(2004年)中的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对策的文章中,分析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农民人均名义纯收入的增长情况,重点分析了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一)从农业
4、生产中增收的约束增强。1.农业人口居高不下,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农产品供过于求直接影响农民增收的实现。3.我国农产品价格偏高,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已十分有限。(二)农业小生产组织形式在新时期已不适应农民增收的需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段时间内极大地调动过农民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但其生产规模过小、生产盲目性大、劳动生产率低等不利因素,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已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三)4农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产品在告别短缺之后,影响农民增收的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5、一是种植业比重偏大,畜牧业、养殖业比重偏小。在种植业中,粮食种植占主要地位,而蔬菜、水果高收益的经济作物比重偏低。二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区域特色不突出,区域比较优势未充分发挥,雷同的产业结构导致市场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四)农业投资减少,农民增收的能力建设不足。(五)非农收入增长放慢农民现阶段获取非农收入的两条主要渠道,一是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二是外出打工收入。(六)农民负担过重。许崇正在《农业经济问题》(2003)中的《论增加农民收入的
6、对策》文章中,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对策:(一)调整农业结构,包括1.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2.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3.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4.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二)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包括1.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2.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三)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包括1.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2.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3.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农民融资环境。4.将一部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
7、体系之中。0胡立和在《财经理论与实践》中的《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研究》的文章中,提到我国农民增收速度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目前存在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农民负担减而不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尚未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吸纳矛盾突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农业科技含量小、对农业的投资长期不足八个方面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建议采取加大农业保护、以市场观念来发展农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大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等五个方面的增收对策。然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影响农民收入
8、的原因是:政府对农业投入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应对市场的能力弱;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