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

ID:47519455

大小:3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2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_第1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_第2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_第3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_第4页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胡小东)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胡小东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节内容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四、

3、学情分析已经具备电子得失、化合价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的知识,但并不系统,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相应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往往很难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的认识,只是能够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五、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讲授法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得失氧教学主线:表观认识特征认识本质认识六、教学实施过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认识——得氧失氧【问1】回顾初中,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学生:得到氧的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是还

4、原反应。投影:【问2】在氢气还原氧化铜中,对于氢气而言,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于氧化铜而言,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两者又集中在同一个方程式中,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氧有得必有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因此,从表观上我们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氧得失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问3】除了有氧得失,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何特点?学生:在课本35页《思考与交流》三个方程式分别标出各个元素的化合价。投影:教师:强调标化合价与写离子符号电荷的

5、不同。分析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如第一个方程式,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化到+1价,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由+2价变化到0价,化合价降低。这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氧化还原反应都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教师:因此,我们可以从特征上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从得失氧到化合价升降是对氧化还原反应一个概念的推广,初中我们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只是从表关上去认识,现在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学会从表象到特征到本质层层深化认知的深度。【问4】化合价升降

6、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教师:前面我们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过这个反应,H2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而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高;CuO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降低。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存在这样一个关系: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投影:学生:将方程式抄在课本35页,标出化合价,做出判断,1是,2是,3否。【问5】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学生:不是,只要有化合价的升降。教师:方程式1和2

7、都没有氧的得失,但有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方程式3没有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化合价的升降。(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电子的转移【问6】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观察钠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有一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1,镁最外层两个电子,主要化合价为+2,为什么呢?学生:因为钠失去1个电子,可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镁失去2个电子也可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失去电子都显示正价。教师:没错,原子反应都想达到一个最稳状

8、态,当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时候,物质就稳定了。像钠,镁这些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容易抛弃最外层电子来使自己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像氧、氯这些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大于4,容易夺得别人的电子来补充自己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像氖这类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了,所以不易得失电子,显示0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氢原子,它只有一个电子层,最稳状态不是8电子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