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西省交通运输业发展与布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省交通运输业发展与布局 山西省铁路概况山西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的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聚不远,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有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黄等重要干线交会处,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华北乃至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山西地处西部内陆,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制约,但是在5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使山西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为山西经济今后更快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
2、值可达17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财政总收入19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一)铁路建设成就“十五”期间山西铁路建设受经济增长对铁路运输需求的拉动,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取得了重要成就。国铁相继建成朔黄铁路、北同蒲原平~太原增建二线改造工程、忻河支线改造及新建河边~东冶联络线工程和南同蒲侯马~东镇增建二线工程,完成大秦线2亿吨、侯月线1亿吨和南同蒲线扩能改造工程。石太客运专线、北同蒲扩能应急工程开工建设。太中银铁路、准朔铁路即将开工。地方铁路相继建成武墨左、宁静铁路,开工建设岢瓦铁路。到2005年底全省铁路总里程达
3、到3039公里,其中国铁2512公里,地方铁路52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铁路1.95公里。(二)铁路现状目前山西国铁干线已经形成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和三大枢纽。三大通道:北通道京包、大秦、神朔线、朔黄线、北同蒲线;中通道京原、石太、太焦、邯长线;南通道侯月、侯西、南同蒲线。三大枢纽:大同、太原、侯马(三)三大枢纽(1)大同枢纽大同枢纽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京包线与北同蒲线、大秦线、大准线的交汇点,四线环绕大同市连接并形成了环形枢纽布局。大同枢纽由大西、湖东两个编组站、大同、口泉等14个车站和口泉、云岗支线组成。(2)太原枢纽太原枢纽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太原市和晋中市榆次区。枢纽
4、由石太线和南、北同蒲线、太焦线、太岚线交汇形成。枢纽由太北、榆次两个编组站、太原、玉门沟、修文等22个车站和西山、东晋、上兰村支线组成。(3)侯马枢纽侯马枢纽位于南同蒲线中部,南同蒲、侯月、侯西线的交汇处,主要担当着南同蒲、侯月、侯西线到发货物列车的改编和中转作业。山西民航事业山西民航事业同样有了较快发展,目前与太原通航城市23个,航线22条,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的航线网络。改扩建后的太原机场可起降各类大中型飞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可达1.35万吨我省投入运营的航空港只有四个,太原、运城、大同、长治机场。据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年底,全省
5、四个机场共实现运输起降62048架次,比上年增长10.81%;旅客吞吐量559.27万人次,增长12.12%;货邮吞吐量5.9吨,增长2.73%。从四个机场的总体情况来看,太原、长治、运城、大同运输起降架次分别增长8.33%、29.97%、29.66%和-12.11%;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7.40%、30.59%、66.89%和-3.90%。五台山机场获批建设确切地说,正式批准五台山飞机场立项建设应是在4月9日那天。当日,国务院国函[2010]32号作出《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同意空军定襄机场实行军民合用的批复》。根据批复,五台山机场将与空军定襄机场实行军民合用并进行扩建,飞行区
6、按4C标准设计,建成后的航站区年旅客吞吐量为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70吨,预计投资为近5亿元人民币。山西公路事业公路建设成绩显著,实现了速度与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2003年,全省公路共完成投资130.7亿元。到2003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122公里,全省94.4%的乡镇通了油路,96.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61.5%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92亿元,新开工27个高速公路项目,在建里程达到2086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投资82.25亿元,农村公路完成投资85.8亿元,运输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8亿元。2009年,山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63
7、亿元,山西高速公路覆盖率已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2009年,山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63亿元,山西高速公路覆盖率已居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山西交通总的概括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军工、医药、轻纺、塑料制品工业等门类齐全,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邮电通讯事业进入"八五"时期后,解放思想,奋力赶超,在较短的时间内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省的交通运输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和民用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干支衔接,四通八达,日益趋于协调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