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霍乱监测方案

广西霍乱监测方案

ID:47508204

大小:23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11

广西霍乱监测方案_第1页
广西霍乱监测方案_第2页
广西霍乱监测方案_第3页
广西霍乱监测方案_第4页
广西霍乱监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霍乱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1霍乱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规程一、疫情发现和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密切注意本辖区的腹泻疫情动态,在霍乱高发季节,尤其对具有霍乱类似症状并且短时间(五天)内在同一地区出现多个症状相似的病例报告,需要通过病例及其报告的分析,考虑和避免霍乱的漏诊或误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霍乱暴发或疑似暴发疫情后,需详细记录报告者和报告单位的联系方式、疫情发生地点和时间以及病例数等概况、病例特征、临床和实验室诊断、询问对可能污染源的调查情况,并告知报告单位保留可疑食品、水及病人吐泻物以便进一步检查。立即向上级报告,迅速建立工作队伍。可实施网络直报的专业卫生机构的报告者对确证病例需立即进行网络

2、直报。二、现场调查霍乱暴发现场的处理要本着“时间早、范围小、措施严、落到实处”的原则,调查与处理同步进行。现场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二)核实诊断。到达现场后首先通过访视病人、医生和能提供病人患病信息的人,检查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临床标本或获得的分离菌株应送同级或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实验室进行复核检测,以进行诊断的核实。(二)散发或暴发流行的基本概况描述。统计病例在时间、地点和人群中的分布,划定疫点、疫区,分析二、三代病例,从流行病学上分析传播链。(三)个案调查。立即开展个案调查,按照“附表219霍乱个案调查表”进行调查。个案调查应及时汇总分析。(四)散发、暴发流行因素的流行病

3、学调查和分析。应通过个案调查信息和病例的三间(时间、地点、人群)描述,推断首发病例、传播链,提出感染来源的假设,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进行发生因素的分析,以追溯感染来源,调查受累人群。应对病人的行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广泛收集资料,收集疫点(疫区)的基本资料,包括气象、地理、水系、人口状况、生活习惯、环境与饮食卫生、医疗服务设施和能力等,在个案调查表中应尽可能详细调查感染者发病前五天内的饮食行为。(五)调查和确定密切接触者。目的是发现新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带菌者,是主动检测和监测,防止误诊和漏诊,从流行病学上确定可能的播散范围并按《霍乱防治手册》(第六版)中的有关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4、。对带菌者的个案调查可使用附表2填写相关项目。(六)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与实验室监测。实验室检测应与流行病学调查密切结合,从最早怀疑或诊断霍乱病例开始即需要收集病人临床标本,包括粪便和呕吐物。在工作能力可达到的范围内,要对每个病例收集标本分离霍乱弧菌。对病人接触的可疑食品及可疑水体,广泛和规范地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分离。因聚餐引起的暴发,除采集可疑食品标本外,对食品清洗水的来源也需采集标本做病原分离。获得的病原体按本方案中的相关规定作病原特征检测,汇总报告。外环境和食品中分离的病原,提供给相关实验室作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否相似,以从病原学上获得感染来源证据。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始终、安排

5、相应的标本采集和检测,进行实验室监测,与流行病学监测相结合分析感染来源和暴发流行的扩散。19(七)疫点(疫区)处理。按照《霍乱防治手册》(第六版)以及其他有关霍乱防治文件的规定进行疫情控制。(八)补充调查。随调查的深入、假设的提出和验证的需求、以及控制和预防工作的展开,根据需要及时开展补充调查,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九)总结。对散发、暴发流行的处理,在控制工作完成后进行系统全面的工作总结,并将总结报告逐级报上一级疾病控制中心,直至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总结报告中需包括依据具体数据(如采取控制措施前后的二代发病率、标本的病原分离率等,见《霍乱防治手册》第六版中第二章第二节“

6、三、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对控制工作的评价和下一步工作建议。19附件2标本采集及检测要求一、病人标本的采集及检测(一)标本的采集:标本以病人粪便为主。粪便标本的采集应争取在发病早期,服用抗菌药物之前并尽快送到检验室。采便方法可用棉拭采取自然排出的新鲜大便,亦可用直肠棉拭或采便管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5cm处采取。采标本要求:水样便采取1~3ml,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棉拭子从肛门取出后明显粘上粪便才算取样成功。病人的呕吐物、沾染粪便或呕吐物的衣服和尸体的肠内容亦作为检材。(二)标本的送检:采得的标本应立即接种于培养基。剧烈腹泻病人的水样便含有大量病菌(106~109/ml),

7、在接种碱胨水增菌管的同时,应直接接种庆大平板分离培养。不能立即送到实验室检查的,要接种于保存培养基内,尽快送往实验室。送检标本可放入碱胨水、文一腊二氏保存液或插入C-B半固体保存培养基中。标本与保存液的比例要适当,8~10ml保存液可加入1~3ml液体便或指甲大小的成形便,过多的大便量可降低保存液的PH值。装标本的试管或小瓶应洁净不残留有抗菌素,不能用装过抗菌素的小瓶装标本。送检标本时应填写“标本送检单”,写明姓名、地址、发病时间、采集时间、临床诊断等。标本管或小瓶贴上送检号和姓名标签。病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