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07943
大小:38.22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1-12
《修身为本----解读《论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钱逊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核心提示:《论语》是儒学最重要的经典,也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著作。《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堪称立身处世的道德典范。它所提倡的正心修身的为人之道、以和为贵的处世良方,是千百年来人们所笃行的处事准则。在本期报告中,钱逊教授从“治事、治人、治己”三个层面对《论语》作了详尽的梳理与讲解,指出修身为本是《论语》的核心精神。另外,钱教授对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做了细致阐述,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路径。现在很多人都在读《论语》,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下我自己读《论语》的体会,因为这些年我在很多场合都建议大家“读《论语》,学做人”,大家可以结合这六个字重新再读一遍《论语》。我这几年的阅读对《论语》也有了些新的认识,所以今天主要是讲一讲近几年对于学习《论语》的一些心得体会,重在跟大家交流。《论语》这部书究竟主要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从古到今,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部书的中心意思,可以 用《大学》上的一句话加以概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可以说最好地概括了《论语》的基本思想和精神,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要把修养、修身作为自己的根本大事去做。关于这一点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些说明。第一,做人。《论语》的思想固然是很丰富,它涉及很多内容,但它的核心内容是说明做人的道理。第二,做个什么样的人。《论语》里面提出来的,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不是有个理想的模式、或者理想的标准呢?第三,怎么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一、何为《论语》的核心精神?我想从这三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天子以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先说第一个方面,孔子的思想是很丰富的,在当时那样一个乱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他自己当过几年官,当然他是局限于在政治上如何治国。他一生在这方面奔走,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想把当时“天下无道”的状态变成“天下有道”的状态。而且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的事业是办教育,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育上,一生培养了弟子3000人,所以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很丰富和有价值的思想。(一)核心的政治理念 有人认为他主要的思想是《论语》里“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有人说他主要的思想是教育思想,两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仔细研究孔子“政治治国”的思想,就会发现他的核心问题还是“做人”。从政治上讲,孔子治国的道理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政者正也”,也就是说,政治是怎么回事,治国又是怎么回事,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正”,这也是孔子的一个基本思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这个“正”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证明,子路问他:“如果魏国的国君用你让你去当政,你首先做什么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这叫正。正名是什么意思?就是后面他跟齐景公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名师要相符,当时的社会讲的是有君臣有父子,那么处在一定的地位就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无论在哪一个位置上,做你该做的事情,享受你该享受的权利,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正名”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那样的社会,今天的社会同样也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同样也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亲有父亲的责任、权威和义务,儿子也有他人格的独立、应遵守的道德和义务。现在我们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孝的子女,在他们的观念中他们是小祖宗,全家都得由着他们来,这叫“父不父,子不子”。三字经讲“子不教,父之过”,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如果父亲不教育孩子、对孩子不尽责任是不行的,同样,子女不孝敬父母也是不对的。 这也叫“父不父,子不子”。另外,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讲责权利要分明,在一个位置上就要尽相应的责任,享受相应的权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名实不符。所以“正名”实际上就是说要把社会关系整顿好,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这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以上讲了“正”的第一个方面,接下来“正”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正”人,就是使人自觉地走上正道。正如这段话里面讲的,“有耻且格”,一个人有知耻之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觉地走上正道,从而维持社会关系的正常化。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键在于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规范,把自己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这就要“正人”。而“正人”有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论语》里面提出来的,“正人先正己”。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说给国君听的,“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官执政的人尚且不正,如何能去正别人呢?下面这段话,我认为很有意义。季康子不是国君,但他是鲁国的实际当权者。他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把这个坏人都杀掉来成全这个好人怎么样?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特别是后面这一段“子欲善而民善矣。”也就是说,当权的人只要想要善,就会朝着善的方向走,老百姓自然也就善了。然后孙子用了一个比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指当权者,小人指老百姓,当权者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好比 是草。风一吹到草上,“草上风必偃”,东风吹过来,草就往西倒,西风吹过来草就往东倒。也就是说,社会风气决定于当权者的道德。这就是我要讲的“正人要先正己”。社会风气不好,责任不在老百姓,根源在领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当今社会也很有现实意义。现在我们简单概括一下孔子治国的思想,“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我认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大体内容。为了达到“正”的目标,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也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有两个意思:其一是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法;其二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个是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用刑政、惩罚的办法来治理,关于第一个办法,孔子的评价是“民免而无耻”。规定了什么不该做,做了就严刑重罚,老百姓就可以免予犯罪,但是百姓无耻,没有了知耻之心,老百姓之所以不干坏事是因为害怕,而不是因为他认为干坏事不对,没有羞耻心,而只是因为怕受刑罚才收敛、老实。另外一个方法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种方法好在哪里?孔子说“有耻且格”。老百姓可以有知耻之心,还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可耻的,那么他们就会很自觉地走上正道了。这里孔子实际上是在提倡荣辱观,有一个荣辱观,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可 耻什么是光荣,他们就会自觉地对自己进行约束。所以“免而无耻,有耻且格。”这八个字就是孔子对两种不同治国方法的比较。这是这段话里面的一个内容。另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这句话的后半段,“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实际上就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概括表述。孔子的“为政以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德,另一个是礼。我们现在有的人认为,孔子在讲这个道理时主要以道德为基础,这话不错,但是没有讲到礼。实际上,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德和礼两者的结合。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说到。孔子的“政者正也,为政以德。”很值得我们注意,这反映了一种很重要的治国理念。比如说,孔子认为社会安定、政权巩固的基础在人不在物。下面这一段话,说的是子贡问政,问的是治国办法,孔子提了三条“足食、足兵、民信”。子贡说,如果这三条做不到,要去掉一条,先去掉哪一条?孔子说先去兵。武装可以先不要,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三者都要,实在只能有两条就先去兵。如果还不行,要再去一条,去什么?孔子说去食。就是经济的问题,也可以放弃,但老百姓的信任这条是最重要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那就全完了。这就是说,一个政权的巩固,最重要的基础不在于武装,不在于经济,而在于老百姓的信任。我们如果看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历史的话,情形确实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国家的武装并不是不强,经济也还算可以,但是一旦失去民心了,一夜之间整 个国家就会垮掉。这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巩固、社会要安定最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物。第二点,治国的实质是什么?这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有人认为治国就需要管制,制订一套法律把人管起来,孔子对政权怎么理解?“政者正也”不是去管人,更不是去镇压,而是如何使社会人心能够正,使社会秩序能够正。那么相应的,既然是正,治国的手段就不是要靠强制,而是要靠道德教化。通俗来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部分强力部门,比如军队、法院、警察等等。当然现在这些部门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特别是从孔子思想来讲这不是主要的。从这几点都可以看出来,孔子是立足于人的完善,以人的完善作为基础来考虑治国的问题。所以说孔子确实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谈治国的问题,周游列国时也讲了很多,但他中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如何能够正人。说到这一点,我认为孔子的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也有它的片面性,下面这两段话就比较集中反映了它的片面性,也可以说是比较理想化。孔子认为国家如他主张的那样进行以后,就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如果有一百年的时间为实施他的主张,社会就可以没有任何残暴的行为或者是互相杀戮。下面讲的“听讼,吾犹人也。”断一个案子,我跟别人也一样,“必也使无讼乎”,孔子的理想是让这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诉讼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些是比较理想化的政治思想。(二)教育的本质 接下来再看教育方面。教育思想当然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论语》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你为什么你不去当官治国呢?孔子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他引用了《尚书》上的两句话,这里讲到效绩了,“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落其他为为政。”他的意思是,“我现在搞这个教育,就是提倡和宣传这些道理。那么通过教育让人们接受了这些道理,它就会影响到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影响到执政的人,可以影响到执政者的执政行为。”孔子说的这个就是为政。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思想里面的“教育”和“为政”是紧密联系的。因为为政者治国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要正人,首先是当权者要正,正人要让当权者能够懂得这些做人治国的道理。而这些都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所以孔子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治国的贤才,在他的观念里,教育本身是治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职能。从教育方面来看,孔子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治国贤才”。这里引了两段话,“一段是孔子自己讲的,一段是他的弟子子夏讲的”,都在《论语》里面。前面这一段话,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在五六十年代,这些话是被当作反面的东西来进行批判的,特别是在学校,因为我们当时提出的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段话主要意思是,樊迟找孔子说我想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你如果 学种庄稼,就去找那个老农民去。樊迟又说我想学种菜,孔子说种菜我不如那个老菜农,你别找我,你去找他去。孔子轻视生产知识,所以当时那个年代认为这个教育思想要不得,和我们的教育方式是针锋相对的,所以认为传统的孔子教育思想不行,当时这个是作为反面教材来进行批判的。但是我们今天来看,这话其实没有错,为什么没错呢?我们想一想,在那个个体农业经济的条件下,种地、种菜这些生产知识是不需要学校来教的。这些知识是怎么学的呢?它是儿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下地,手把手的教会的。一直到现在,我们的手工业如刺绣、杨柳青的年画、泥人张等等,传授过程也不是靠学校,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有一句话叫“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手工业就是在它的作坊里面完成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所以当时的教育根本就没有传授生知识的任务,社会也没有这个要求。那么教育是解决什么问题?教育就孔子所说的培养治国的贤才。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里就教你礼、义、信。你懂得了这些东西你可以治国了,老百姓就可以拥护你了,社会就可以走上正道了。这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客观要求。那么子夏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是学生产知识,而是“学以治其道。”学做人的道理和治国的道理。其实今天来看,这一点反应了教育的最重要本质,就是正人。使得人能够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懂得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和任务,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最重 要的一点。至于生产知识的问题,是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科学应用到生产上,生产应用到了机器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要制造机器需要有科学知识,工人要操作也需要科学知识,那么科技越发达,一个普通劳动者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的程度的要求也越高,继而这个在教育中,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就越来越重要。现在教育里的这部分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用研究的观点去评判2000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孔子教育思想和治国的思想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总的来说,无论是讲治国还是讲教育,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最核心的问题是落实在做人上面。既然说一切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当然也就成为孔子《论语》思想里面的中心内容。对此,孔子提出了做人的一个标准——做君子,不要做小人。二、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君子和小人这两者的对立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我们刚才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是在位的、当权的、治国的这部分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来分的;另外一种含义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分,而是从道德、人品上来分。君子指的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道德人格,小人是指道德比较差的,或者是只知道追求自己物质利益的人,“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如果不懂得自我修养,不懂得追求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自己,而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利益,那这种人就是小人。(一)君子的理想——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里面对君子和小人讲的很多,很多地方讲到“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我们现在常常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论语》里面讲了那么多,一时难以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君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下两段话,我认为是对君子最具有概括性的两段话。一段话是讲: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敬就是一种非常认真的实在的态度,要很认真的去修养自己。子路不满足,说太简单了,这样就够了吗?“如斯而已乎?”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就是说修养不是为自己,还要去安人。要使别人都能够很安好。子路还不满意,说“如斯而已乎?”孔子又讲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你不能只顾你自己修养,还要考虑到别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不仅自己周围的人要考虑到,整个社会、国家、民族所有的百姓都要放在心里,要去使他们所有人能够安好,这是很难的。放在今天来说,君子要有这样的追求:把构建一个理想社会作为目标,使所有百姓都得到好处。这个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孔子后面加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尧舜是儒家孔孟推崇的最高圣人,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是为修己以安百姓而发愁,可见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认为,“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提出来的君子应该有的一个人生理想,也可以说这个本身就是孔子自己人生理想、人生追 求。《论语》里面还有一段话,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一起谈自己的志向,几个弟子谈了之后,他们就问孔子,老师是不是也谈一谈你的志向,孔子讲了这样三句“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他要老百姓能够安好,朋友能够信任他,青年人能够非常怀念他。这三条和“修自以安百姓”实际上是一个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修己以安百姓”确实成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当代人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安百姓这一点。让百姓都能够过上好日子,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理想和追求。接下来说到“修己以安百姓”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修己;一个是安百姓。这样一种理想回答了我们考虑人生问题时候的两个基本问题:一个问题是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关系问题。我们人的生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每天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还有包括两性生活的问题等等,所谓食色性也。那么这一部分是人的生活、生存和人的延续。除了物质以外,人还有精神生活,有道德和各种规范,要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修己反映了人要注意自己精神的修养,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而不要只局限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论语》里面很多内容都说明了这个,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口头上讲要追求一种很高尚的理想,但是他实际生活中却整天跟人家比,自己吃的不好,不如人家,以这个为耻,如果自己生活上 吃的也好、穿的也好,就比住的什么坐的什么车等等。处处跟人家比,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强,这种叫“未足与议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实际上追求的不是道。并不是说孔子提倡贫穷,下面这段话讲的非常清楚,“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是说你不要富贵,不是说你不要去摆脱贫穷,问题是你这个富贵是怎么得来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之财是不能要的。不是不要摆脱贫穷,但是“不以其道得之而不去也”,如果说人家告诉你,你帮我贩毒,你就发财了,一辈子就够吃够穿了,这叫不以其道去摆脱贫穷,不去有,宁可安于现在的状态,不干这种事。不是说我不要物质生活、只追求精神生活,而是说把精神的要求放到第一位。不取不义之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下面这两段话没有讲道理,但实际上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颜回对精神的追求和他们的精神面貌。颜回非常穷,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是最穷的一个,孔子说他很有贤德,表现在哪里呢?就表现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就是一碗饭、一瓢水、住在一个陋巷,这样的生活人不堪其忧,换了别人根本就活不下去了,“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面,完全不失去他生活的乐趣,这反映的是他的一种精神状态,他追求的看重的不是物质生活,他并不把贫穷放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上。 孔子自身也差不多,“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特别是下面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通过不义的手段来达到的富贵“于我如浮云,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我看都不看,过去就过去了。”而现在我们不少人恰恰是,以追求不义而富且贵作为最高追求,这样追求到最后会怎么样呢?他们就会成为腐败分子,成为罪人。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人们常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快乐,其实对快乐的理解每个人是很不一样的,问题在于你对人生有一个什么样的思考,什么样的追求,特别是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个关系上面,如果把物质生活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整天就知道追求物质,那你就会走上“不义而富且贵”的路。而如果你有一个很明确的人生理想或追求,那么就可以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完全不会去羡慕那些东西。即使一时之间你的生活还不是很好,你也不会丧失你生活的乐趣。像颜回那样不改其乐,这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一个关系。也如孔子“义以为上”,把义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物质生活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又是群体的一分子。在这里孔子讲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群体联系在一起,不止是为自己,而且要去为理想社会,为大家都能过好去尽自己的力量。这是《论语》里面提出来的,也是中国传统的基本观念, 把个人和群体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看作是群体的一分子,也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到群体的生命中去,我们中国人讲青史留名,就是把自己放到历史中间去。对群体的发展、历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求得个人的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关于这个《论语》里面没有现成的话,不像刚才讲的“义以为上”,所以我在这里用一个词“群体统一”,不是孤立的讲自己、讲个人,也不是单纯的讲群体,而是把群体和个人统一起来,在群体发展中来求个人的发展,在为群体做贡献中来实现个人价值,这两点要统一。孔子在世时很不得意,他周游列国跑了十几年,没有被哪个诸侯国的国君真正重用过,到处碰钉子,有的虽以礼相待,但就是不重用他。不仅国君这样,就是当时社会上一般人对他也不理解,他还常常受到一些隐者的讥笑、批评,这个《论语》上都有记载。有的隐者就讥笑孔子,说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明明知道做不到的事,他还要去做,不是很傻吗?所以有的隐者也劝孔子的弟子,说“你们别跟着你老师了,你还不如跟我们学,天下这么乱像洪水一样,坏事、不合理的事那么多,谁也改变不了,你干脆就退隐算了,隐居起来了,避开这个社会了。”孔子对隐者这批人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你要我退隐,那就是要脱离人的社会,社会这个事儿就不管了,我要是跟你们在一起,不就是跟鸟兽同群了吗?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人是不能跟鸟 兽一起生活的。“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不跟现在社会上这些人在一起,我跟谁在一起呀?这就很形象地反映了他个人是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了。所以因为“知其不可而为之”,隐者说他傻,对孔子而言,这是他的责任,哪怕做不到,这个责任他是不能推卸的。再如下面这段话,这话是子路在《论语》里面讲的,反映了他的思想,“不仕无义”是批评隐者,你逃避了这个社会,你跑去退隐了,这是“无义”,这叫不负责任,所以后面讲“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为什么要出去当官?“行其义也”是尽君子自己的责任。然后说隐者是“欲洁其身,而乱大伦”,隐者无非就是想保持自己一种清白,这一点是不错的,不去跟这社会上同流合污。但是你没有注意到你本想保持你的清白,却乱了大伦,因为你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这些地方都反映了孔子把个人和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所以叫“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讲的是要把精神生命,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安百姓这方面就是要把个人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物质利益,那么这种追求一定是个人的,是私利,而一旦他不是只追求私利,他脑子里想到要安百姓,他就超越了个人利益的这种境界,进入了一种比较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最高的境界就是“杀身成仁”,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在生死问题上也要把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后来孟 子就讲了一个“舍生取义”,就是对义的追求和生命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要舍生取义,这里意思是一样的。以上可以说是孔子所提出来的对君子的两个最高要求。 对“杀身成仁”的理解,我们过去一般的理解是一个人为一个集体、一个理想或信念而牺牲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我认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为理想信念、为群体事业献身;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个人人格的完成。“杀身成仁”强调了个人的信念和理想,一旦定下来便是不能动摇的,正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中国人非常强调个人气节,你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在任何考验面前要能够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统一的。接下来看的这段话是文天祥的,是在文天祥就义以后,人们在他的腰带上发现的。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对自己一生做了一个回顾、一个总结,是遗言,也是他内心最后的一种表露。他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这讲的是他对孔孟思想的理解,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成仁取义”。然后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他问自己,“我读一辈子圣贤书我学的是什么?我学的就是这个‘成仁取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我学了一辈子就是追求这个。”最后做的怎么样呢?最后总觉得自己做到了,所以说“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这句话没有说要牺牲一切、奉献一切,没有一丝一毫的悲壮情感,而是一种非常安祥、非常欣慰的感情,“我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我可以无愧于我这一生了。”这一点在古人的身上是一种对人格的追求。文天祥的献身和自己人格的完成完全是统一的,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以上说的是君子的一个方面:君子的理想、追求或者修己以安百姓。(二)君子的形象——文质彬彬另外,关于君子还有一段话,怎么样才是个君子呢?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两个方面,一个是文、一个是质。质是指一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道这一部分。文是什么?文就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个指的就是礼仪。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怎么样?就应该文质彬彬,外在的仪态、礼的实践,和你内在道德的修养,应该很好的配合起来,彬彬就是很好的统一配合起来的意思。所以说一个君子的修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在的道德修养,一个是外在礼的修养。前面我们讲了孔子的“为政以德”,说到了“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是两个方面,那么落实到一个人的要求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礼,而且这个非常重要。因为道德要求人要有内心道德的情感,这个比较虚。那么怎么能够落实到行动上?怎么体现出来?怎么能够检验一个人有没有这样一种道德的情感?这就要靠礼仪了。道德是内在的,是人灵魂的东西。礼呢?礼是 道德外在的表现,可以用来检验道德的落实。那么礼和仁是什么关系呢?孔子讲仁的时候,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就是能够去掉自己那些和礼不合的思想、行为,这个不是复辟的意思,也就是把一个不符合你的东西去掉,一切都按照礼来做,这就仁了。具体来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下面这段话是讲孝,孝是什么呢?孔子说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的时候你按照礼的要求来侍奉他们,父母不在了你按照礼的要求安葬、祭祀,这就是孝,所以孝就落实到礼上。一个人究竟有没有这个道德?就是用这个礼来检验。仁和礼是这么一个关系,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当然从内容上来讲,灵魂是仁的一部分、是道德的一部分,这就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论语》里“仁”讲了一百多处,但是也没有一个定义。关于仁我认为有以下比较重要的三点。一个就是“仁者爱人”,这个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就是仁的根本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爱。爱人这一点比较虚一些,怎么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呢?有两条,一条是“孝悌”,一条是“忠恕”。这一段话讲“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虞。”就是说孝悌是人的根本。为什么孝悌那么重要?这一段话,就是孔子和他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一段话,应该说是很重要,也很有意思。当时规定父母去世要服丧三年,当然服丧三年又有很多具体的规定,如不能吃好的,不能吃大鱼大肉、细粮,不能穿丝织品,夫妻要分开住等 等很多的规定。孔子的弟子宰我给孔子提了一个问题,说三年太长了,能不能改成一年?所谓“旧谷既没,新谷既升”就是一年,“钻燧改火”也是讲一年。那个时候取火用的木头一年四季是要换的,换过一遍是一年。宰我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孔子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孔子只是说“于女安乎?”你不按照服丧规定你能不能心安?宰我说能安呀!孔子说“女安则为之”,你既然心安你就那么做去吧。仔细想想,这个回答很有意思。然后孔子就发议论了,他说“君子之居丧”,有道德的人居丧叫“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就是说君子并不是人家规定让他这么干,他才这么干的,而是让他吃肉,他不觉得香;让他欣赏乐舞他不觉得乐;让他正常生活他于心不安。所以说不是人家规定他一定要这样做他才这样做,而是他自己出于内心的情感而需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他自己心里不安。为什么君子会有这种情感?为什么不这样他就于心不安呢?孔子进一步讲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而且离开父母的抚养不能够生存下来。“子生三年,不能免于父母之怀。”有这样一种血缘亲情和抚养的关系,所以子女对父母有一种道德、孝的情感,他内心自然有孝的要求。而丧礼正是适应了这样一种人文的情感而加以规定的。这就说明了孝为什么是一个根本?它的基础就在这儿。一个 人最亲近的人是谁?是父母。生命就是父母给的。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样就产生了人对人的爱,首先是对父母,其次是对兄弟姐妹。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这个感受了,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在过去来讲人最亲近的人是父母、兄弟。爱人,仁爱的精神首先体现在父母和兄弟,所以说孝悌是人之本。儒家讲的爱不是抽象的说人对人都要爱,而是说这种爱有它现实的基础,仁爱是从家庭中和最亲近的人开始的,然后再推广到其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后推广到自然界,形成对万物的爱。从以上角度来讲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的,孝悌是人之本。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他能爱别人吗?其实这就是“孝悌是人之本”的道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讲的是“忠恕”,这一段话就是曾子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说孔子讲的道理就是“忠恕”两个字。“忠恕”是什么含义呢?我们看这两段话,第一段是讲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些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我自己不愿接受的东西,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就不要把这些东西加在别人头上去。在工作上不愿意领导给你穿小鞋,那么你也不要给你的下属穿小鞋。你不希望你手下的人不负责任、偷懒,那么你在完成上级交给你的任务时也不要偷懒。就是说,自己不希望遇到的一些事情,就要注意不要加在别人身上,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你觉得自己很讲卫生,不希望人家随便在你的门口扔垃圾,那你自己也得注意,不要随便地把垃圾往窗外扔。这些很实际的问题就叫“恕”。孔子说这个“恕”是你可以“终身行之者”,一辈子都可以按照这个去做的。另外说到“忠”,“忠”是什么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如希望能够在社会上很好地立足,希望能够在社会上顺利办事,所谓“达”,是很通达,什么事都很顺利。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这种希望,既然我们自己有这样的希望,也要帮助别人来做到这一点,这就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比较侧重约束自己不要去妨碍别人,不要损害到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较侧重怎么尽力去帮助别人,所谓“尽己之谓忠”,就是尽我自己的力量,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这两点,一个比较消极,就是约束自己做到不去妨碍别人,不伤害到别人。一个是比较积极的帮助别人。但这两者有个共同的精神——“推己及人”。或者,也可以用孔子这一段话里说的“能近取譬”,就是从自己身上,从近的地方去理解别人;自己愿意要什么,不愿意要什么,从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别人。因为你和别人打交道时,如果完全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去理解别人,就很难对人有爱,很难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怎么去了解别人?怎么知道你这件事做了以后别人的感受?毕竟人跟人 隔着一层,解决的办法就是“能近取譬”。这里其实包含了一种对人平等的观念,包含了一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思想,“我是这么想的,他是个人也应该这样想,而且我要尊重他的想法”,所以叫“能近取譬”。孔子说“可谓仁之方也已”,怎么把爱人落实下去?就是从“能近取譬”开始。一个人如果什么事情只想到自己,只图自己的感受,有的年轻人只要自己高兴就好,从自己感受出发,这个人不会对人有爱的。“能近取譬”,在做一件事情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不要伤害别人,要帮助人家,我想这样也是实际付出爱的开始。所以我认为,爱人是根本精神,孝悌、忠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没有这两条爱就是虚的。一个人要有一种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和追求,要有文质彬彬的修养,怎么才能做到?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修养,修养的问题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三、君子是怎样炼成的?(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为什么那么重视修养?《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那么这个地方没有讲人性是善还是恶,它只是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实际上就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人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是个什么样的关系?那么性就是先天、自然的因素,人生来天生、天赋的东西都是很近的,但 现实中人的差别很大,这个差别从哪里来的呢?来自“习相远也”,人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人必须要重视学习,重视修养。人很多的东西不是先天就有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才能学到这些东西。比如人就要有教育而动物就没有,说的也是这个。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修养,才能够懂得为人之道,才能够从自然的人提升为社会的人,所以修养问题非常重要。(二)修养的基本态度《论语》里面关于修养的内容、方法讲的非常多,归结起来说明了修养的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论语》里面谈到的修养的基本态度;一个部分是讲修养的很多具体方法、具体要求。以下我只说说修养的基本态度。修养的基本态度有三条:一条叫为己,一条叫由己,还有一条叫求诸己。都有个己字,就是都落实到个人、自己。所谓“为己”,《论语》里面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它主张的是为己,这个为己不是我们现在所一般理解的为自己、图名利,而是为自己的完善,它是自己成长的需要,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追求。为己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身体力行,所学的一切东西首先都是自己去做的。为人,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做秀,这个是为别人学的,做给别人看的。但是做给别人看也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谋取某种好处。对古人而言,为己是身体力行,是要化为自己的行动的;为人呢? 叫口耳之学,耳朵里听进去、嘴巴里说出去,在你身上只经过了几寸的距离,对提高个人的为人不起任何作用。下面有这么一段话讲的也是比较具体的,讲为己之学什么意思呢?宋朝的二程有一句话叫“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意思就是说你读《论语》,你读了以后得用到自己身上,改变你自己这才叫读了,这就叫为己之学。第二个叫由己。这也是颜渊问仁那段话里,刚才讲的克己复礼就是这一段。这里面孔子讲了一段话“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修养完全在于你自己,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限制,也不靠别人任何外在的力量,修养的好不好,完全取决于个人。所以他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哉?我未见力不足者。”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做不到,唯独在修养的问题上没有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事儿,没有说力量不够做不到的情况,而只有你做不做的问题。孟子讲“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孔子也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些都强调修养问题完全在于你自己,你不要推到别人身上去,不要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只要你想要从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你,只有愿不愿意、做不做的问题,没有你想做却做不到的问题。所以后人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鼓励每个人自觉的努力、上进,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认为你的条件不好你做不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都可 以做到。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这个是要靠自觉而不是靠灌输,所以我们看看前面我说的把三年服丧改成一年,孔子没有说你不可以,而是说你能不能心安,如果你能心安就去做吧。意思就是说,这个事儿全凭自己的自觉,如果你自己心安,非要三年也没有用处,“子生三年,免于父母之怀”,如果觉得自己不对了,你就明白了。所以由己就是说鼓励每一个人自觉,另外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由己不能靠灌输,只能靠启发、自觉。再一点就是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凡事首先要求自己。我们常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孔子怎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人家不给你一个什么岗位,怕的是人家给你个工作你担不起来,“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怕你“求为可知也”,自己得要有真才实学,有能让人家赏识的地方。如果本身就是一个草包,又怎么去求人家知道你呢?后面这些话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这就体现了一个人需立足于自强,首先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做到“求为可知也”。当然这也包含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遇到有问题的时候,首先检讨自己有哪一点做得不够,而不是首先去指责别人,这个对化解矛盾、求得和谐很重要。从自己做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等、不要靠。人家该怎么做让人家自己考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修养的三个基本态度,因为都有一个“己”,那简单概括就叫“三己原则”,它突出了一个道理,就是整个修养立足于个人的自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孔子从救世出发,致力于改变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他提出了政者正也,怎么正?他提出来了一个标准,就要做君子。君子怎么做?君子就是落实到自身修养,靠每个人自觉的修养。这也就验正了那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最后孔子总结说,问题的解决在于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的地进行修养,这也是儒家最根本的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