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00480
大小:246.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1-12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宝塔区柳林镇民建希望小学张克宏 恰当的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方法上下一番功夫,下面我结合我个人的教学体会对此谈几点看法。 一、读课文题目时提问题。如《人的眼睛》,是文章最精彩、醒目之处,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精练的概括,有些题目每字每词都有它的作用。如《飞夺泸定桥》,抓住“飞夺”这个词,指导学生提问,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为什么在“夺”字的前面加上“飞”字?为什么不用“强
2、夺”或“争夺”,而用“飞夺”呢?这样仔细推敲之后,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复读课文,使学生掌握看课题提问的方法。再在其它课文的学习中不断训练、巩固,逐步养成审题提问的习惯,并使这种能力不断提高。 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中心句提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以这两类文章居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具体说就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这个顺序写的。所以,对于这类我们指导提问的方法是:l、弄懂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问一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的?做得如何?3、想一想:重点部分有几层意思?具体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内容上是什么?第二类文
3、章是指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方法是:1、找出一段话的中心句。2、根据中心句的意思提问题。 三、回读课文时提问题。本着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我们回读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再提问,如果是记事的文章学生可提问:作者写了哪几方面的事;反映了什么问题等。写人的文章,学生可提问:写的什么人?写了这个人的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将这些问题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课堂提问应以“启发式”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一般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都不同程
4、度地做到边读边问,而且问题的质量逐步趋向有价值、有深度、有创意,逐步学到一套思维提问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011-02-06]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
5、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及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时机;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导致课堂“低效提问”的现象时常出现。针对以上现象,我参加了南京市规划个人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研究表明:虽然一节
6、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研究中还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此外,在提问
7、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
8、学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境以后,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稍作停顿,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多数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教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