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实验

雷诺实验

ID:47482964

大小:110.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2

雷诺实验_第1页
雷诺实验_第2页
雷诺实验_第3页
雷诺实验_第4页
雷诺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诺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雷诺实验实验报告姓名:史亮班级:9131011403学号:913101140327-5-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第4章雷诺实验4.1实验目的1)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流体由层流变紊流、紊流变层流时的水利特征。2)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园管流态判别准则。3)学习应用量纲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了解其实用意义。4.2实验装置雷诺实验装置见图4.1。图4.1雷诺实验装置图说明:本实验装置由供水水箱及恒压水箱、实验管道、有色水及水管、实验台、流量调节阀等组成,有色水经有色水管注入实验管道中心,随管道中流

2、动的水一起流动,观察有色水线形态判别流态。专用有色水可自行消色。4.3实验原理流体流动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不同的流态,二者的阻力性质不相同。当流量调节阀旋到一定位置后,实验管道内的水流以流速流动,观察有色水形态,如果有色水形态是稳定直线,则圆管内流态是层流,如果有色水完全散开,则圆管内流态是紊流。而定量判别流体的流态可依据雷诺数的大小来判定。经典雷诺实验得到的下临界值为2320,工程实际中可依据雷诺数是否小于2000来判定流动是否处于层流状态。圆管流动雷诺数:(4.1)式中:──流体密度,kg/cm3;──流

3、体在管道中的平均流速,cm/s;──管道内径,cm;──动力粘度,Pa•s;-5-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运动粘度,,cm2/s;──流量,cm3/s;──常数,,s/cm3。4.4实验方法与步骤1)记录及计算有关常数。管径=1.37cm,水温=14.8℃水的运动粘度==0.01147cm2/s常数=81.03s/cm32)观察两种流态。滚动有色水塑料管上止水夹滚轮,使有色水流出,同时,打开水箱开关,使水箱充满水至溢流,待实验管道充满水后,反复开启流量调节阀,使管道内气泡排净后开始观察两种流态。关小流量调节阀

4、,直到有色水成一直线(接近直线时应微调后等待几分钟),此时,管内水流的流态是层流,之后逐渐开大调节阀,通过有色水线形态的变化观察层流转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当有色水完全散开时,管内水流的流态是紊流。再逐渐关小流量调节阀,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3)测定下临界雷诺数。I、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水流呈紊流(有色水完全散开),之后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小。当有色水线摆动或略弯曲时应微调流量调节阀,且微调后应等待稳定几分钟,观察有色线是否为直线,当流量调节到使有色水在全管中刚好呈现出一条稳定的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

5、态;停止调节流量,用体积法或重量法测定此时的流量,测记水温,并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将数据填入表4.1中。II、测完一组数据后重复上述步骤测定另外2组数据。测定下一组数据前一定要确保开始状态为紊流流态,且调节流量时只能逐步关小而不能回调。测定临界雷诺数必须在刚好呈现出一条稳定直线时测定。为了观察到临界状态,调节流量时幅度要小,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须等待稳定时间几分钟。4)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当流态是层流时,逐渐开启阀门,使管中水流由层流过度到紊流,当有色水线刚好完全散开时即为上临界状态。停止调节流量,用体积法或重量

6、法测定此时的流量,测记水温,并计算上临界雷诺数。测定上临界雷诺数1-2次。★操作要领与注意事项:①、测定下临界雷诺数时,务必先增大流量,确保流态处于紊流状态。之后逐渐减小阀门开度,当有色线摆动时,应停止调节阀门开度,等待1分钟后,观察有色线形态,之后继续微调再等待1分钟,直到有色线刚好为直线时,才是紊流变到层流的下临界状态。注意等待时间要足够,微调幅度要小,否则,测不到临界值。②、只能单一方向调节阀门,不能回调,错过临界点必须重做。③、实验时,不要触碰实验台,以免流动受到外界扰动影响。4.5实验成果与分析记

7、录及计算数据至下表中:表4.1雷诺数测定数据表实验次数有色水线形态体积法测流量雷诺数Re阀门开度备注水体积(cm3)时间T(s)流量Q(cm3/s)1稳定直线90045.2619.8916121547.5测下临界值时减小测定下临界雷诺数293050.8318.3014833-5-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4完全散开9007.81115.249338测上临界值时增大测定上临界雷诺数5直线摆动67894.6实验分析与讨论1)流态判据为何不采用临界流速而选用无量纲参数雷诺数?答:流速只能代表惯性力。雷诺数是惯性力与粘性力

8、之比。判断一个流态是层流还是湍流要看它的雷诺数是否超过临界雷诺数。只看速度是不够的,比如两个相同速度的流动,一个在光滑的管内进行,一个在粗糙的管内进行,则光滑管中的可能保持为层流,而粗糙管中的可能已是湍流。可见速度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实质。雷诺实验完成了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得到K=2320。于是,无量纲数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转变的判据。因此,选用无量纲参数雷诺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