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82188
大小:20.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1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提出的“打造30个左右江苏省高职产教融合集成化实践平台”要求,现制定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如下。一、总体要求以支撑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建设为目标,在2016年实施的“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集成创新,重点支持建设30个左右的产教深度融合、功能有机集成,设施设备先进、资源集聚集优、团队结构优化、管理集约高效的
2、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建设改革经验和模式,支撑江苏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二、重点任务(一)服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聚焦区域重点行业或产业(链)领域,整合本校相关专业的设施设备与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间共享、专业群内共享、专业核心能力和公共基础通用能力四个方面整体设计实践平台教学体系。结合国家“双高计划”创建等项目实施,打造具有全国领先优势、在国际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群,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支撑服务体系。(二)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在实践平台创设不同复杂程度、不同
3、技术技能要求的多种岗位,以满足学生循环学习、阶梯起步、螺旋上升的实习实训要求。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模式,着力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实训教学体系,积极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三)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求,以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为纽带,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选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产业导师,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团队。引进或培育一批行业有权威专业群建设带头人,
4、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健全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围绕生产性项目,不断优化团队人员配备结构。(四)建设标准化实践案例和课程资源参照行业国际标准,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或真实生产任务为依据,按照模块化课程的定位、目标、工作情境、考核方式、媒体资源等五大核心要素,系统开发标准化实践案例资源,配套编制对接产业、岗位和工作标准的实践操作手册。重点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建立高水平专业群教学标准与
5、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融通的结构化课程体系,开发相应的信息化资源。(五)打造产学研用技术创新高地依托平台,支持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推动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建高水平科技研发团队,联合开展企业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依托平台立项开展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四技”到账经费达到一定额度,每年均有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每年均孵化一批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六)打造区域共享社会培训高地
6、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重点服务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的再培训,提升创业与再就业能力。选择若干具代表性的专业(类),开展“学分银行”试点,建立社会培训学分档案,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实践教学服务能力大体相当,每年向企业或社会提供1/3左右的工位作为培训资源。(七)创新集成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以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为契机,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深化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建立健全产教对接机
7、制。积极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与政府联手、与园区联结,注重发挥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原则,探索发展股份制等多元投资模式,在集成平台中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中心。允许利益相关方以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平台建设与管理,建立“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成化展示”的全新平台运行机制。(八)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一)至(七)项任务为必选任务,(八)项任务为可选任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江苏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
8、课程体系、双语课程资源,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开发提升国际化培养、培训的条件和环境,构建应用技术教育创新国际合作网络,推动院校和“走出去”企业联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鼓励开发双语综合实践项目或培训包。建设一批鲁班工坊,为“走出去”企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