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家风

家训、家风

ID:47478792

大小:27.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1

家训、家风_第1页
家训、家风_第2页
家训、家风_第3页
家训、家风_第4页
家训、家风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训、家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训、家风一、什么是家训?训,即开导教诲,又可引申为法则之义,因此家训在一定程度上可释为家法,在谱中为条例性文告。有的题名为“家范”,家范源自宋司马光所著一书,该书是以伦理道德、修身齐家为基础的家庭教育读本。家范与家训是有一定区别的。但谱中往往把家训和家范混为一体。明清时期谱牒中的家训内容,大体上立足于忠、孝、仁、爱,礼、义、耕、读。例某家训,第一条:“急公奉上,钱粮唯正之供,立身当务为急,有丁当差,有粮纳赋,理法应然,必须争先输纳,方为急公事上之良民。”把上交税费视为“效忠大义”。第二条,“以孝为要”,“尊

2、宗祀事”,“孝顺父母”。第三条,“和睦宗族”,“友恭兄弟”,“勤力本业”,“尽心课子”。另强调“崇尚节俭”,“不欺孤寡”,“戒众暨食”,“忠厚公道”,达到“祖宗之谱牒体例与修撰脉络贯通,家风之规永垂”。家训的整体思想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反映。历代家训有一共同点,就是劝诫子孙后代当孝子,做忠臣、贤人、君子。下面,就有关内容概括几条,并作阐述。1.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历代家训都很强调这一点。宋代大学问家、哲学家朱熹《朱子家训》开宗明义要求:“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3、“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2.谦和忍让,理义公平。这是历代家训很重视的一条。南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训诫要耐众,要和气,指出“和气致祥”。袁采《袁氏世范》劝导“睦亲”,认为处家贵宽容,人贵能处忍,父母爱子贵均,同居贵怀公心,长幼贵和,分析财产贵公当,与人言语贵和颜,与人交游贵和易,邻里贵和同。明朝吴麟征《家戒要言》要求子孙后代要“谦以下人,和以处众”。清朝张履祥《训子语》告诫子孙后代要“谦以持身,恕以接物”。他认为“谦则和,和则不竞;恕则平,平则寡怨”。他说:“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只内外勤谨,守礼畏法,

4、尚谦和,重廉耻,是好人家。”南宋赵鼎《家训笔录》强调要“和顺”接物,认为“与人和则可以安身,可以远害矣”。明朝许相卿《许云郄贻谋》指出:“能忍事乃济,有容德乃大。”清康熙帝《圣祖庭训格言》写道:“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曾国藩叮嘱子女“以能耐劳忍气为要”,“恕致祥”,谆谆告诫子弟要“以谦谨二字为主”,“力去傲情”,要以“敬恕”二字作为“立德之基”。3.清廉为官,安分为民。北宋邵雍《戒子孙文》告诫“物非义不取”。南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教导子孙后代要分辨“愚贤不肖”,要知道什么行为是“贤”

5、,什么行为是“愚”,什么行为是“不肖”的,这是“本”,而“贫富贵贱者末也”。明朝姚舜牧《药言》训导子孙后代首先要做个“好百姓”。有资质,能学问,便可做个“好秀才”。又有造化,能进取,便可做个“好官”。居官要做到清、慎、勤、和,“清”被摆在首要位置。南宋陆游《放翁家训》把“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视为“吾家之所深耻”,告诫子孙莫为。明朝高攀龙《家训》要求子孙后代要“以廉洁为先”。他说:“非分得财,非得财也,得祸也。”宋诩《宋氏家规部》劝导子孙“正己”、“正人”,“不以利诱,不以势屈”,“知止足,远耻辱”。曾国藩

6、教导子弟“居官以不要钱为本”。“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4.读书学问,修身立志。历代家训中对此谆谆告诫。诸葛亮《家戒》中强调“修身”和“学”,他要求静以“修身”,静以“成学”,学以“广才”。颜之推《颜氏家训》训劝“读书”,认为只有读书,才会有技能,“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姚舜牧《药言》说:“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读书学问犹如种树,春华秋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朱柏庐《劝言》指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科举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识“义理”

7、、“做好人”。5.勤俭诚实,行善积德。勤俭持家,诚实为人,行善积德,这也是历代家训中对子孙后代的重要叮嘱。南宋倪思《经锄堂杂志》劝导说:俭者君子之德。“俭而能施,仁也。俭而寡求,义也。俭以为家法,礼也。俭以训子孙,智也。”、历代家训规劝子孙后代要“诚实”,要行善积德。刘备《敕后主辞》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元朝郑太和《郑氏规范》训劝道:“人家盛衰,皆系乎积善与积恶而已。何谓积善?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谓积恶?恃己之势以自强,克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清朝高拱

8、京《高氏塾铎》训诫子孙要“恤穷困”,“行方便”。每年计算收入,抽十分之一“以赈困乏”。以上是中国历代家训中为人传颂的一些训导、告诫、劝诫和观念。其内容远不止此,但就这些,已足够表明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是国学中的精华,很值得当代人加以传承和弘扬。当然,历代家训中也有封建糟粕,如重男轻女,轻视女权,规定:“女子止主中馈女红纺织事,不得操夫之权,独秉家政,及预闻户外事”,“女子但令识字,教之孝行礼节,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