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

ID:47476954

大小:355.7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1-11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6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7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8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9页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排洪渠临时导流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项目临时改移及导流现状河道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1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规范、施工依据11.2适用范围1第2章工程概况12.1工程基本情况12.2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3第3章临时改移河道及导流方案43.1临时改移河道及导流方案依据、原则43.2临时改移河道及导流方案6第4章临时便道方案94.1临时便道方案依据、原则94.2临时通道施工方法11第5章施工组织方案125.1工期计划12第6章施工组织126.1、施工准备136.2、施工组织机构

2、及施工任务划分146.3、工程管理目标156.4、施工协调管理15第7章临时工程施工方法177.1现场施工组织施工顺序177.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77.3、主要施工措施18第8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218.1组织保障218.2安全目标及措施22第1章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施工技术规范、验收规范、施工依据(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2)《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08);(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3、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6)《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7)《市政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CJJ9-85);(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4)道路工程、排洪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施工方案;(15)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16)我公司的“三标一体化”管

4、理文件,我公司承担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17)现场施工调查情况。1.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建设***、***排洪渠;建设跨河桥梁期间临时改移及导流现状***、***河道施工。第2章工程概况2.1工程基本情况根据设计文件,第29页现状道路河道与拟建道路及渠道如下图2.2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2.2.1工程地质情况1、根据本次勘察资料,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及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1+2fgl)黏土,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第29页(1)杂填土:色杂,稍湿,松

5、散。主要为建筑弃土,由建渣、黏性土、碎岩块、碎石、生活垃圾等组成。厚度为1.0~6.5m。素填土:灰褐色,湿,可塑。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砖瓦块及卵石等,表层含植物根。厚度为0.5~2.1m。淤泥质素填土:灰黑色,饱和,流塑。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砖瓦块及卵石等,厚度为0.7~1.3m。(2)黏土:黄褐色,硬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具胀缩性,切面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接近基岩位置局部混卵石颗粒。该层场地内分布连续,厚度5.0m~12.8m。(3)垩系上统灌口组: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2、根据

6、设计文件,场地土自由膨胀率平均值为48.8%,界限值为40~65%,具弱膨胀潜势,地基胀缩等级综合判定为Ⅰ级。该场地膨胀土湿度系数0.89,大气影响深度为3m,大气急剧影响深度1.35m。河堤区内素填土可作为回填材料,黏土(Q1+2fgl)不能直接作为回填料,如需采用黏土作为填料,必须进行改性处理。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2.2.2水文地质情况1、地表水场地内***排洪渠至北向南流动,渠堤为自然土坡,现为稳定渠堤。渠宽9.0m左右,勘察期间渠水水深0.5m左右,标高约492.50m

7、,流速0.5m/s。场地内有原有***排洪渠,K0+180之前部分为已修好河堤,河堤为毛石材料修筑而成,属稳定沟壁;K0+180之后部分为老河堤,河堤为土坡。原有***排洪渠渠宽2~6米,渠底标高492.15~494.34米(上游高下游低)。现阶段沟渠水较少,水深0.5~1.5米,标高约495.50~493.00米(上游高下游低)。勘察时渠水流速很慢,约0.5m/s。2、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层中,水量不大,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无统一的地下水位,以蒸发或逐渐

8、向下渗透方式排泄,雨季水量增加,干旱季节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基岩裂隙水:总体上看,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本次钻孔内未揭见基岩裂隙水。场地分布的黏土为弱透水层。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赋存于黏土层之上的人工填土层中,大气降水及沟渠水为其主要补给源,无统一的地下水位,其水量一般。勘探结束后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2.2~2.8m,标高为489.98~491.77m。第29页成都地区丰水期为7、8、9月份。枯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