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74483

大小:492.26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7-08-08

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应用物理学边界无序的Graphene纳米带的电导一、研究的背景跟意义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碳纳米材料被人发现和制造出来,2004年才出现的石墨烯虽然出现的时候并不长,但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质而被认为是未来大有希望的碳纳米材料之一。近年来关于石墨烯的论文越来越多,2010年的物理诺贝尔奖的得主安德烈·K·海姆和康斯坦丁·沃肖洛夫正是在石墨烯材料领域有着卓越研究的科学家,可见现今世界对石墨烯这一新型材料的重视与肯定。特别是由于石墨烯在电学方面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材

2、料的热门备选。安德烈·K·海姆等在成功分离出graphene后,测量了分离出的单层graphene分子的电子迁移率,惊人的发现其迁移率达到了10000cm2/vs,不久更有人将这个速率提高到了25000cm2/vs。如今基于石墨烯的多种纳米元器件已经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如Pn结、传感器、场效应管等,但限于人们对石墨烯本身存在缺陷或者在各种环境中石墨烯的电子运输性质会有什么影响还不是很清楚,再加之现今石墨烯的制造上还不是很成熟,难以大量制备出完美的石墨烯,使得石墨烯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3、所以为了对石墨烯能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在理论的基本上加强石墨烯的应用性,对有缺陷的石墨烯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和具有实际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ZigzagGraphene(锯齿形型石墨烯)带在边界有多个空缺原子时的电导性质。而边界完美时的ZigzagGraphene带又是怎样的。完美边缘型的ZigzagGraphene带选取不同长宽的模型进行测试比较,然后取其中某一特定长宽的完美边缘型特性明显的的ZigzagGraphene带在去除边缘的C原子形成空位缺陷ZigzagGraph

4、ene带,去除也分多种情况进行测试,如去除一边碳原子跟两边的碳原子时的情况。对这些情况进行比较讨论它们各自的应用性。2、讨论当Graphene带边界存在空位原子时对电导的影响,是会对整个ZigzagGraphene带有影响,还是只对边缘附近的结构有影响。而且存在空位原子的数目不同的时候影响的程度是否一致。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建立Graphene带的紧束缚近似模型,先取几个合适长宽的完美边缘型的ZigzagGraphene来进行测试,然后取一合适的固定长宽的完美边缘型的ZigzagGraphene

5、带去除边缘碳原子,分别设置多种情况,而电子输运性质是采用基于DFT和非平衡格林函数(NEGF)的计算程序包TanSIESTA2C中的两极体系方法完成的。TanSIESTA2C能模拟纳米结构体系和纳米器件的电学性质和量子输运性质,实现了赝势法和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方法等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非平衡Green函数方法来处理纳米器件在外置偏压下的电子输运性质。2、接下来,以一合适的完美边缘型ZigzagGraphene带为模型纳米带,研究完整和边缘含空位缺陷zigzagGraphene带的输运性质,分

6、别以完整和含缺陷的某一合适zigzagGraphene带做电极,以完整或边缘含缺陷的一段石墨纳米带为中心散射区。就能得出伏安特性曲线,这时就能观察到其电子输运性质。3、对所得出的所有图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11月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2010年12月阅读参考文献,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011年1月—3月对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整理分析,总结出有用的东西,进行理论研究,编程计算2011年4月完成论文初稿、定稿,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A.K.Geim,Grap

7、hene:StatusandProspect,Science324,5302)K.S.Novoselov,A.K.Geim,S.V.Morozov,D.Jiang,Y.Zhang,S.V.Dubonos,V.Grigorieva,andA.A.Firsov,Science306,6663)X.H.Zheng等,Appl.Phy.Lett.97,153129(2010)4)J.H.Lee等,Appl.Phy.Lett.97,133102(2010)5)欧阳方平,徐慧,李明君,肖金,Armchair型石墨纳

8、米带的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4100836)颜浩然,霍新霞,王畅,TERENCEK1S1W,王利光,锯齿形石墨烯带输运性质的研究,MicronanoelectronicTechnologyVo.l46No.8,August20096)乔峰,朱海涛,石墨烯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最新进展,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青岛2660427)黄桂荣,石墨烯的合成与应用,炭素技术29卷(2009年)1期,35-388)陈闽江,邱彩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