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

ID:47443672

大小:6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11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兼对当代中国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也与环境保护思想相契合,并指导着古代环境立法,取得一定成效。但反观当代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其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向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转型。所以,应以“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思想,为环境立法目的转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更有利于摒弃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确立正确的环境立法一元目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词】天人合一;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前言“天人合一”

2、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流变中,古代各家的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天人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涉及自然、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换而言之,“天人合一”对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却一直采用二元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为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埋下祸根。所以,在反思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弊端,探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其作为环境立法一元目的之理论支撑,重新构建

3、人与自然二者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环境立法目的从二元目的向一元目的合理转型。11一、思想的流变:“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发展脉络“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由萌芽到基本成型,再到逐渐成熟,最后完善的发展脉络,最终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天人关系学说。(一)萌芽催生:原始农耕文化生产力水平较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特别是农业生产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为了能够依靠合适的生产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来发展生产,古人秉持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开始不断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和探寻生态规律。在农业实践中,古人们摸索出“春耕、夏

4、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等生态规律,总结出人与自然同样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了朴素的生态平等观念。在生活中,古人们总结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供给,生活中必须“节用”,才能保持资源被持续利用。正是因为古人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才能催生“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二)基本成型: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整体观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天”与“人”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孔子在其学说当中宣扬“知天命”、《论语·为政篇》 “畏天命”,《论

5、语·季氏篇》进而“乐山乐水”《论语·雍也》,以自身的努力体验“天”与“人”相融的乐趣。但是孔子尚未形成系统的“天人合一”观。到孟子时期,孟子将“天”道德化,强调“天”是道德伦理的本源,人性乃“天之所与”,《孟子·告子下》人性的善良是“天”所赋予的,人保持本心的善性便能认识“天”。《孟子·告子上》而“天”与“道德”,“人”与“道德”,利用“道德”这一桥梁,将“天”与“人”连接在一起,体现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论证思路。“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荀子时期,荀子以朴素唯物主义所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最初形态

6、。其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11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荀子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所有生命都是源于自然,人类是永远无法离开自然的,使自然之道和人之道达到统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之下“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基本形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三)逐渐成熟: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天

7、人合一”思想逐渐成熟。董仲舒提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以血缘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另外,董仲舒在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上,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人”三者的微妙关系。具体而言,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人,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成一体。不可一无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三者情同手足,

8、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董仲舒还主张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其提到:“天地之行美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者,益蓄之,天愍州华之间”。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董仲舒将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和“不可食”资源,主张以不辜负“天为之利人”为目的,对“可食”资源要“益食之”,即保证“可食”资源的永续性;对于“不可食”资源要“益蓄之”,即保证“不可食”资源的蓄养与保护。因为这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当代启示——兼对当代中国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反思【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也与环境保护思想相契合,并指导着古代环境立法,取得一定成效。但反观当代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其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向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转型。所以,应以“天人合一”的环境保护思想,为环境立法目的转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更有利于摒弃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确立正确的环境立法一元目的,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词】天人合一;环境保护;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环境立法目的一元论前言“天人合一”

2、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流变中,古代各家的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天人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涉及自然、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探讨的核心问题,换而言之,“天人合一”对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却一直采用二元论,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为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埋下祸根。所以,在反思环境立法目的二元论的弊端,探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其作为环境立法一元目的之理论支撑,重新构建

3、人与自然二者间的和谐关系,促使环境立法目的从二元目的向一元目的合理转型。11一、思想的流变:“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发展脉络“天人合一”思想经历了由萌芽到基本成型,再到逐渐成熟,最后完善的发展脉络,最终建立起系统科学的天人关系学说。(一)萌芽催生:原始农耕文化生产力水平较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特别是农业生产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为了能够依靠合适的生产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来发展生产,古人秉持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开始不断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和探寻生态规律。在农业实践中,古人们摸索出“春耕、夏

4、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等生态规律,总结出人与自然同样都是宇宙中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了朴素的生态平等观念。在生活中,古人们总结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供给,生活中必须“节用”,才能保持资源被持续利用。正是因为古人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才能催生“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二)基本成型: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整体观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天”与“人”二者视为一个整体。孔子在其学说当中宣扬“知天命”、《论语·为政篇》 “畏天命”,《论

5、语·季氏篇》进而“乐山乐水”《论语·雍也》,以自身的努力体验“天”与“人”相融的乐趣。但是孔子尚未形成系统的“天人合一”观。到孟子时期,孟子将“天”道德化,强调“天”是道德伦理的本源,人性乃“天之所与”,《孟子·告子下》人性的善良是“天”所赋予的,人保持本心的善性便能认识“天”。《孟子·告子上》而“天”与“道德”,“人”与“道德”,利用“道德”这一桥梁,将“天”与“人”连接在一起,体现了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论证思路。“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荀子时期,荀子以朴素唯物主义所谓“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最初形态

6、。其基本特征是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11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要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荀子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所有生命都是源于自然,人类是永远无法离开自然的,使自然之道和人之道达到统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之下“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基本形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三)逐渐成熟: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天

7、人合一”思想逐渐成熟。董仲舒提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以血缘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另外,董仲舒在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上,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人”三者的微妙关系。具体而言,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人,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成一体。不可一无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三者情同手足,

8、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董仲舒还主张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其提到:“天地之行美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者,益蓄之,天愍州华之间”。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董仲舒将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和“不可食”资源,主张以不辜负“天为之利人”为目的,对“可食”资源要“益食之”,即保证“可食”资源的永续性;对于“不可食”资源要“益蓄之”,即保证“不可食”资源的蓄养与保护。因为这些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