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系统介绍

地埋管系统介绍

ID:47440836

大小:1.1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11

地埋管系统介绍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地埋管系统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埋管系统介绍2014.9.13地源热泵的概念地源热泵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献中,但真正意义的商业应用也就十几年的历史,但发展相当迅速。如美国,截止1985年全国共有14,000套地源热泵,而1997年就安装了45,000套,到目前为止已安装了400,000套,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1998年美国商业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已占空调总保有量的19%,其中新建筑中占30%。中、北欧如瑞典、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主要利用浅层地热资源,采用地下埋管(埋深<400米深)的地源热泵,用于室内地板辐射采暖或提供生活热水。据1999年的统计,家

2、用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较高,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同时,中、北欧海水源热泵的研究和应用也比较多。在我国,地源热泵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一方面,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北方地区新建小区一般不能使用燃煤锅炉房供热,以何种方式解决这些新建小区的供热问题成为目前住宅建设中的大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住宅空调安装率迅速增长。上海居民住宅空调拥有率已超过60%,北京也达到34%,城镇居民住宅平均拥有率已达20%,并且目前家庭拥有率仍在飞速增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地源热泵方式可能成为满足这种要求的最

3、佳方式。地源热泵的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监局等五部委的大力支持推荐下,地源热泵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已经在一些国家机关、部分企业和建筑物上开始广泛推广使用,显示出了广阔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日趋活跃,逐渐成为了21世纪最有效、最具影响、最有竞争力的空调技术。较少的初期投资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正在加快,每年城镇新建住宅2.4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都配备地源热泵,这对我们这个需要采暖地区占了70%国土面积的国家而言,节省的费用是巨大的。在美国,一般的一个家庭的安装费在3000至5000美

4、元,但是地源热泵仍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而我国劳动力较发达国家低很多,因此最为地源热泵最主要的成本---基建成本更是较低,由此可见,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地源热泵的初期投资是较低的。提高环境质量、缓解紧张能源据统计,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中,中国就占了7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加强空气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为了彻底整治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相关政策。例如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以电代煤方法来解决城市污染问题,每千瓦电能带来4-5千瓦热量的地源热泵将极具竞争力。由于电力是地源热泵的唯一驱动力,因此

5、没有燃料分散燃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与此同时由于厂家密封制冷剂,使用过程中不泄露、不补充,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分析和调查表明,地源热泵的应用对降低温室效应起了积极作用,可见,这项技术应用于中国将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我国能源的短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能源的利用率仅为30%,这仅相当于发达国家50年代的水平。我国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5%,其中供热采暖能耗约占一半。能源短缺导致中国的能源价格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要在能源每年增长率仅为3%--5%的条件下满足国民经济持续每年增长8%--9%,就必须重视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利用,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空

6、调和采暖这一耗能这一大项上有所改进。就地源热泵技术而言,由于热泵仅仅用来传输热量,而不是产生热量,所需要的热量有70%来自于地下,夏天制冷时,用来将建筑物中的热量传入地下所消耗的电力非常少,因此地源热泵这项节能技术应用于我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2.国家能源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鼓励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国家政策。1)2005年2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颁布33号主席令: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开始正式实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被明确列入新能源所鼓励发展的范围。2)2005年11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

7、革委员会制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地源热泵供暖或空调、地下热能储存系统”被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地热井专用钻探设备、地热井泵、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系统设计、优化和测评软件、水的热源利用”等被列为地热利用领域重点推荐选用的设备。3)2006年8月,国家财政部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重点扶持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其中第二章有关“扶持重点”第七条中提出“在建筑供热、采暖和制冷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支持太阳能、

8、地热能等在建筑物中的推广应用。”4)2007年1月,建设部发布《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