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37875
大小:3.30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11
《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必答题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滕王阁序》(节选),完成1-5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
2、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3、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从上往下探B.披绣闼,俯雕甍披:打开,推开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襟:上衣前面的部分D.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即冈峦之体势觉宇宙之无穷B.潦水尽而寒潭清纤歌凝而白云遏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D.访风景于崇阿屈贾谊于长沙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典故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谢灵运,他做过彭泽县
4、令,喜好饮酒B.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在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12C.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三国时的诗人。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恸哭而返,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4.选文中很多四字词语脍炙人口,沿用至今,例如,当别人年龄虽老而志向更加豪壮的时候,我们会赞美他“①”,当别人志向高远的时候,我们会赞美他拥有“②”。(2分)5.选文描绘的深秋的美丽景色。“①”,写晚霞飘飞,孤鹜上翔,相映
5、增辉;“②”写碧水青天,天水相接,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深秋图景。(用选文中的原句填空)(4分)二、文学常识及背诵默写(14分)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B.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赤壁赋》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他还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C.《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了月下的荷塘与塘中的月色,上下交融,情景合一,表达了作家内心
6、复杂的情感。D.雨果,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卡西莫多、葛朗台都是他塑造的典型人物。7.《红楼梦》中人物的居住环境往往与其性格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四个大字,题道是‘怡红快绿’······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文章闪灼。”这是率性多情、怜香惜玉的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B.“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这是灵心惠性、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C.“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
7、色玩器全无······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是精明强干、阔朗豪爽的贾探春的住所——秋爽斋。D.“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这是贞静淡泊、超然物外的李纨的住所——稻香村。8.文学名著描绘了许多美好的“初见”。请从《边城》中的翠翠与傩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贾宝玉两组人物中选择一组,简要复述他们初见时的情景。(4分)9.古人常用对比的方法说理。韩愈在《师说》中对比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①,②两种从师态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圣益圣,
8、③”的不同结果,进而论证了从师的重要性。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通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④,⑤的对比,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结论。(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呐喊》选文及链接材料,完成10-13题。12选文一(取材于《药》)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