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73945

大小:257.59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08-08

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轮机工程柴油机微粒排放机理及控制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柴油机具有低油耗、高热效率、低排放等特点,有着良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我国柴油机的普遍水平还很低,除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外,还逐渐成为车用动力的首选。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x,HC,SO2,PM(主要是碳烟,还包括油雾、金属颗粒)等。与同功率的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HC和CO排放量比汽油机少的多,NOx排放量几乎差不多,只是柴油机废气中的PM含量多一些。柴油机的排放按其物理形态可分为气态排放物和微粒(PM)排放物两大类,其中“微粒”指除纯水以外单个颗粒直径大于0.02μm的任何固

2、态或液态微颗粒或亚微颗粒。PM中直径为0.1~0.5μm的微粒对人体危害最大,而柴油机排放颗粒分布峰值通常在0.1μm左右。且柴油机的微粒排放量比汽油机的排放高出约30~50倍。因此对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明确微粒排放物组成及生成机理及微粒生成的影响因素。影响微粒的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燃油品质和结构因素PM除了燃油燃烧生成外,机油产生的PM也占相当部分。PM可分为可溶性有机物(SOF)和不可溶有机物(IOF)两部分,两者所占的比例大约为39%和61%。24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时,由于燃烧不均匀,一部分燃料不完全

3、燃烧,在高温下分解或氧化裂解形成碳烟核心,碳烟核心经历表面增加和凝集两个过程,形成基本碳烟粒子,基本碳烟再以聚集的方式形成链状结构,链状结构的表面积非常大,具有类似活性碳的作用,能够吸附来自燃油和机油中的未燃碳氢物质。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因是:燃烧室内火焰熄灭;在缸壁处火焰熄灭液态燃料直接与冷缸壁接触;燃料和机油的泄漏等。短链的碳氢化合物由于沸点低而以气态的形式排出,由C14—C40构成的长链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在排气管中冷却,凝结形成液体,这些液体中的大部分被具有较大表面积的碳粒吸附。2.PM排放控制的各种技术原理、2.1.微粒捕集器2.1.1对于合适的材料

4、选择和合理的结构进行研究2.1.2微粒捕集器的再生2.1.3微粒捕集器与发动机的匹配2.1.4微粒捕集器的模型研究2.2氧化催化器2.2.1氧化催化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催化剂降低废气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微粒中的可溶有机组分的化学反应活化能,使这些物质能与废气中的氧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2.2.2氧化催化器的结构2.2.3氧化催化器的影响效果及因素(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发动机的特性、排气温度、废气流速等)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在柴油机PM排放及控制的相关技术2.对微粒排放的影响因素和机内控制进行研究3.对微粒排放的机外

5、控制进行研究4.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个人观点,从而讨论出对PM排放控制有效的方法。三、计划进度:2009.12.10——2011.01.20收集相关论文资料、查阅文献、研读有关研究成果报告2011.01.20——2011.03.15对比分析各种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存在问题)、适用机型2011.03.15——2011.03.25撰写论文初稿2011.03.25——2011.04.05修改论文,准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24[1].姚春德,程传辉,张镇顺,黄钰,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微粒排放特性[J],内燃机学报,2008年4期[2].宫

6、宝利,王志伟,蒋习军,王坤,杜宝成,采样方式队柴油机微粒排放测量的影响分析[J],试验测验2007年11月19日[3].何国本,胡顺堂,李桐,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和处理措施[J],车用发动机2002年10月[4].贺宇张春润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J],柴油机[5].邱卓丹张洪涛,柴油机微粒排放后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小型柴油机与摩托车2005年2月[6].宋波,宁智柴油机微粒排放技术深讨[J],内燃机2002第2期[7].邓元望,朱梅林,向东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方法评述[J],柴油机2006年第5期[8].蒋海良船用柴油机排气微粒控制方法的研究[J],浙江交

7、通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3年9月[9].孙平船用柴油机使用如花燃油的NOx和微粒排放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1年第6期[10].陈龙发动机微粒排放物测试方法分析[J],2007年8月[11].裴毅强,董素荣,宋崇林,魏国东,杨铁皂,郭镇鹏现代柴油机排放微粒生成历程及理化特性[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6月[12].M.MattiMaricq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particulateemissionformdieselengines:AreviewScienceDirectAugust2007[13].K.S.M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