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394250
大小:314.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0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浠水实验高中2018年秋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本部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2、 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2.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3.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它表明两汉时期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17586次46.53%法观念法、刑4648次
3、12.30%财富观念利、财、富4765次12.61%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次11.71%A.社会价值观儒学化 B.法家思想退出政治舞台C.商人政治势力强大 D.国家政权实现了平民化4.“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5
4、.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判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6.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也,古者州有序,国有学,私有塾。文翁石室和白鹿洞书院作为不同时期地方办学的典型被载入中国史册。结合下图对其理解最恰当的是( )7①两幅图都体现了私学兴起②都以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内容③都作为当
5、时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④都促进了儒学的发展A.②③ B.②④ C.③④D.①③7.宋明时期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规范的美。上述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说明宋明时期: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儒学思想趋向社会化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8.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嫁、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A.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B.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C.适应商品
6、经济的发展要求D.彻底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9.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10.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周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
7、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7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A.4个B.3个C.2个D.1个12.下表是一位同学运用多元史学范式对近代某一思想的评价。据此判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兴起的历史事件是( )史学范式评价内容全球史学范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8、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体现了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近代化史学范式冲击了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文明史学范式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承认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客观上使中国人由传统文明开始走向现代文明。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