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 80分

低碳经济 80分

ID:47354415

大小:622.36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07

低碳经济 80分_第1页
低碳经济 80分_第2页
低碳经济 80分_第3页
低碳经济 80分_第4页
低碳经济 80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 80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低碳经济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分值:1.0]2.()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A)节能减排(B)开发新能源(C)政策引导(D)减少消费[分值:1.0]3.人体减少水分()便会引起疾病(A)5%(B)10%(C)15%(D)20%[分值:1.0]4.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分值:1.0]5

2、.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位(A)一(B)二(C)三(D)四[分值:1.0]6.全世界大约有()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A)1/3(B)1/4(C)1/5(D)1/6[分值:1.0]7.()法、德、荷、瑞士等国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化学污染公约”(A)1974年(B)1975年(C)1976年(D)1977年[分值:1.0]8.(),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分值:1.0]9.2004年7月28一30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天津经

3、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会议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A)“1+3”模式(B)“2+5”模式(C)“2+3”模式(D)“2+4”模式[分值:1.0]10.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A)低(B)高(C)无关(D)无法确定[分值:1.0]11.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是指()(A)替代技术(B)减量化技术(C)再利用技术(D)资源化技术[分值:1.0]1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包括()(A

4、)财政直接投资政策(B)财政购买政策(C)财政补贴政策(D)财政税收政策[分值:1.0]13.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新领域消费(D)可持续消费[分值:1.0]14.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A)10%-20%(B)20%-30%(C)40%-50%(D)70%-80%[分值:1.0]15.()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分值:1

5、.0]16.增物质化模式是指()(A)、A模式(B)、B模式(C)、C模式(D)、D模式[分值:1.0]17.低碳经济的实质()(A)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B)能源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分值:1.0]18.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指的是()(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新领域消费(D)可持续消费[分值:1.0]19.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的影响两大类(A)自然选择(B)人类活动(C)环境变化(D)生物迁移[分值:1.0]20.煤的清洁高效

6、利用属于()(A)降碳技术(B)零碳技术(C)消碳技术(D)高碳技术[分值:1.0]21.低碳经济的特征不包括()(A)经济性(B)技术性(C)可行性(D)目标性[分值:1.0]22.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A)增加(B)减小(C)不变(D)未知[分值:1.0]23.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A)区域产业(B)城市基础设施(C)人居环境(D)社会生产[分值:1.0]2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B)过度开发(C)人口太多(D)污染严重[分值:1.0]25.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A)“1+3”模式(B)

7、“1+5”模式(C)“2+3”模式(D)“2+4”模式[分值:1.0]26.()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A)消费者(B)企业(C)政府(D)社会[分值:1.0]27.()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A)认知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分值:1.0]28.减物质化模式是指()(A)、A模式(B)、B模式(C)、C模式(D)、D模式[分值:1.0]29.循环经济发展是以()为先导的(A)先进的发展观念(B)先进的科学技术(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D)完善的市场机制[分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