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343558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2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二)教学反思 教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二)教学反思教科版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细微之处,来发现一些昆虫的奇特结构。 一、精心准备观察材料,实现观察的有效性 要想顺利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关键是要有一定数量的昆虫标本,而且种类要多,蜻蜓、苍蝇、蜜蜂、蚂蚁、蝴蝶、蝗虫等,而我在教学中遇大的最大障碍就是这个标本材料的缺乏。在准备材料时,我知道实验室的橱柜里有一些干制昆虫标本,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盒,但数量不够。又因盒装标本只能从上方观察,难以观察到昆虫的腹部细节之处,使观察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为季节因素,现在也没有什么活体昆虫可供制作
2、标本观察。也曾想到将后面单元调到前面来上。就在犹豫之际,我在实验室的橱柜里偶然发现了一大箱精致的、透明的有机玻璃昆虫标本,为我教学解决了燃眉之急。我从中挑选出蜻蜓、苍蝇、蜜蜂、天牛等十六种不同的昆虫。在开展观察活动时,我先给十四个组,每组提供一种昆虫观察,然后再组间交换,达到每组至少观察三种不同的昆虫,孩子们可以从六个面去观察昆虫细微之处的奇特结构。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实现了观察的有效性。 二、调整指导方法,细化观察记录 在观察前,我结合多媒体课件、文字等资料,先向学生介绍某些昆虫的复眼、足、触角、翅等值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的部位,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
3、中能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避免观察水平仍停留于三年级时对昆虫的观察。观察活动中,一定要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通过比较,才能对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要让学生将放大镜下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文字表述,可以画图记录,这样才能体现放大镜观察的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我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只要求学生从昆虫的眼、触角、足、翅等去观察,没有强调如何记录,孩子们只图新奇,不做记录,结果到汇报时,发言质量不高。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在第二个班指导时,我调整了指导方法,改进了板书设计,采用填表式: 昆虫名 眼 触角 足 翅
4、 我的发现 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文字或画图) 并要求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记录完一种再交换另一种,使观察过程细化落实。 三、补充相关信息,拓展学生视野 在汇报环节,当学生说道:“我发现苍蝇的眼鼓鼓的,上面有一些小洞洞”。我及时补充:这样的眼叫“复眼”,马上播放课件——蝇的复眼,并补充关于复眼的资料: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的昆虫其复眼中的小眼的数日不同,例如有一种蚂蚁
5、的工蚁只有1个小眼;蝴蝶有1.2万一1.7万个小眼;蜻蜓则有1万一28万个小眼;家蝇有4千个小眼。小眼的构造很精巧,它有一个如凸透镜一样的集光装置,叫角膜镜,就是小眼表面的六角形凸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晶体,在这些集光器下面连接着视觉神经。当孩子汇报昆虫的触角后,我马上用课件补充关于昆虫触角的资料:昆虫的头部都有一对触角,昆虫的触角像“天线”,能感触物体,嗅到气味,还能平衡身体。不同种类的昆虫,“天线”的形态也各不相同:蟋蟀、蝗虫的触角呈丝状;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昆虫的触角就像电视机上的天线,可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以接受来自不同方位的气
6、味。孩子们看了,听了,觉得十分惊奇。使学生对这个内容有更感性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在课外完成对一种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报告。 总体感觉,此课因为观察材料准备充分,指导细节观察到位,适时播放课件,学生学得十分投入,从而实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反思青岛版(三年级起点)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相应地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光能、风能、核能等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人口的增加,能源逐渐减少,学习有关能量的知识以及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显然非常重要。这一课的教学,我做到以下两点:
7、 第一点,我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探究问题离不开实验材料,充分的材料准备是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每次在认真地备好课后,先把整个实验做一次或多次,并理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然后我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很多材料学生学具里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起完成实验。第二点,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由于这学期时间充裕,所以我没有按照教参的进度,而是根据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几课的内容都分为两课时,甚至三课时,充分地带领学生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