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

ID:47301232

大小:106.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20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2、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点】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教学难点】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

2、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吧。二、学生听音频朗读课文下面同学们边听音频朗读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2、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三、内容赏析1、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师: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

3、遗世之想。──(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遗世”:脱离人世。)现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⑴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提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明确: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

4、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3、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赤壁的心情?明确:乐──山水之乐、诗酒之乐。“诵”、“歌”,表现出泛舟赤壁赏美景的愉悦;“纵”、“凌”,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4、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2、3段,看看客人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1)、饮酒放歌和客人悲凉的箫声。(2)、英雄的古今对比。(3)、个人境遇。(4)、人的渺小和人生短暂。5、学生自读课文第四段,思考: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明

5、确:“苏子”的回答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二、取与不取(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变不变逝者如斯(水)未尝往也(水)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人)无尽也(我)取不取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文案大全实用文档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6、面对灾难性命运,苏轼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明确: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积极进取,直面人生,听任天命,随遇而安,“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也赞成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把问题绝对化,表达了作者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有这样一句评价苏轼的话:“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解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四、本文有何艺术特色①、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②、“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一是韵脚多变。

7、二是骈散结合。)③、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五、课堂小结六、作业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后赤壁赋》,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2、背诵全文。3、预习《游褒禅山记》。附:板书设计景:秋江月夜泛舟图(清风、明月、水)情:乐―――喜―――乐理:“变”与“不变”的哲理。多角度看问题。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听听那冷雨一、导语:有一个人曾深情地说过这样的话:[幻灯片]“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同学们,从这三句话当中,你能否猜测一下这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同学来说说。备参:中国人,怀有

8、强烈爱国情怀的人诗人,浪漫的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就是这样一位“东方赤子”却远离祖国怀抱43年,几十年,他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中充满乡土观念,去国怀乡之感,思乡思亲之情,他就是余光中(图片)[幻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听听那冷雨》[幻灯]二、听听雨声,初步体验1.闭上眼睛,听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