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

ID:47300909

大小:69.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8-20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_第1页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_第2页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_第3页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_第4页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职业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摘要】马太效应是对人类社会纷纭复杂现象的根本概括与总结,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一条规律,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也是屡见不鲜。文章主要描述了马太效应在教育主题、教育对象、教育投入和教育科研方面的体现,理性分析了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关键词】马太效应;高职教育;良性发展    美国现代著名科学家罗伯特·莫顿于1973年最早借用《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两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科学界奖励制度上优势积累

2、的现象,概括命名为“马太效应”。显而易见,“马太效应”的结果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略了“雪中送炭”,这将是对后继人才的一种扼杀。同样的,马太效应在高职教育中也普遍存在。  一、马太效应在高职教育中的表现  (一)体现在教育主体上的马太效应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他们的教学中可以看到一些现象: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对自己爱好、有兴趣、掌握得好的内容则广搜资料、旁征博引,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一起上,讲得广,教得深,大大超过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课时。相反,对一些自己缺失兴趣、不太熟悉的教学内容,却不愿意去钻研、精通,而是在教学中任意删减,教学

3、上点到为止,一带而过,仅用极少的课时便匆匆结束。  教师在教学方面表现为宠好弃差,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整体素质上相对较低,选择职业教育实属无奈。面对这样的情势,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学服务所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付出的劳动也更加艰辛。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情感等诸多方面去适应差异较大的学生,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于是他们把精力和希望放在了勤学好问的个别学生身上,发言也成了这些学生的专利。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较差、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学生(这是大多数),老师往往采用不理不管、听之任之的态度,致使他们处于被冷落的

4、境地和遗忘的角落,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教师在考核学生专业技能技巧时,对曾经得过高分、印象好的学生,不由自主地打上高分,给予“宽容”,而对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却不自觉地苛求和挑剔,称之“严格要求”。  教师在日常课堂纪律管理中,表扬的总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使之傲气渐渐滋长,批评的总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使其微小进步得不到肯定。(二)体现在教育对象上的马太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学校是个使富有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地方”,这句话反映了学校的这种现象:一个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那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便会接踵而

5、来,然后就是入党、获得奖学金等等,而他们在积累了这些资力以后,他们就增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就会表现得更好,这又会为获得更多荣誉和奖励增加砝码。从而表现为一种赢者通吃的现象,常常是挤占了很多后来者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三)体现在教育投入上的马太效应  为了从各方面提高学校的声誉,各高职院都在迎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都在争创全国示范性高职院,为了取得优秀,各院校紧紧围绕优秀标准,加大软硬件投入,一旦取得了优秀,国家就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结果就会使这少数学校发展迅速,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另外,学校一

6、旦评上优秀,学校的录取率也会显著提高,这就又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收益。(四)体现在教育科研上的马太效应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教育科研将成为教师常规化、习惯化、普及化的行为,将是老师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科研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学校、科研部门无一例外地将发了几篇论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等作为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近年来,很多权威期刊不再发表高职院老师的文章,先不管文章的质量怎么样,只要是高职院的一律不发,这样给高职院老师的选择余地就很小。名师效应也是马太效应

7、在科研上的体现。名师的学术文章会因他们的社会荣誉和学术声誉使编辑审稿用稿都会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名师,所以名师能够相对容易的将其研究成果发表,从而进一步加强其学术声誉和社会知名度。而未成名者或是初入学术领域者,即使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亚于名师的成果,有时也难以被采用,导致有名者更有名,无名者更无名;申请课题基金中经费多、项目多,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在新一轮的经费申请中很容易胜出,因此“财源广进”,而有的教师却“求告无门”。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各种成果评奖中,如果报奖者没有任何名望,没有任何权势,没有一定的学术头衔,胜出的机率很低,以至于高校内出现

8、了一种以院士、长江学者、首席科学家、著名教授等牵头来助于奖项申请成功的现象。二、马太效应在高职教育中产生的弊端 (一)马太效应容易抑制后来者成长的动力  马太效应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