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68423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9
《川崎病地治疗经验及进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川崎病的治疗经验及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闫辉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川崎病的定义,川崎病也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它的本质是一个全身中小动脉系统的血管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问题是这个病会累及冠状动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25%的患儿会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能发生狭窄或血栓形成,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威胁生命。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最初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各种各样的感染原,比如说链球菌、EB病毒、耶尔森菌等,Yoshioka等曾经对KD急性期患儿外周血进行序列分析,表明T
2、CRVβ2和TCRVβ6.5选择性活化并对溶血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C型(streptococcalpyrogenic.ExtoxinsC,SPE-C)抗体阳性反应一致。有研究表明葡萄球菌外毒素类的中毒性休克毒素-1(toxicshocksyndrometoxin-1,TSST-1)和耶尔森菌外毒素假结核耶尔森菌衍生分裂素(Y.pstb-derivedmitrogen,YPM))等对KD发病机制中具有超抗原性的病原因子,诱导免疫细胞的高度活化和异常分泌细胞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管炎。还有研究表明KD的发病与热休克蛋白(
3、heatshockprotein,HSP)有关。人类线粒体P1蛋白与细菌HSP具有显著相关和同源性。尤其是HSP65具有极强的免疫活性。推测KD的发病是由细菌来源的HSP65和自身线粒体P1蛋白引起免疫反应。这些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病在6月龄到5岁之间这个容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年龄高发,可是,及时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没有效果,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几次,大部分人群在这些常见病原感染后不会患病,而且川崎病表现出显著的发病率的种族差异,这些只能说明感染是一个触发因素。第二个病因就是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大量细胞因子尤其是炎性因子的释
4、放是川崎病发生发展和血管组织损害的关键,也正是我们这节课中提到的治疗所针对的目标所在。KD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异常,免疫活化细胞激活是KD的基本免疫病理改变。KD急性期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活化细胞异常,分泌各种细胞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和细胞生长因子。如白介素-1β(IL-1β)、IL-2、文案大全实用文档IL-6、IL-8、IL-10、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单核细胞炎性因子1αβ(MIP-1αβ
5、)、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G-集落刺激因子(G-CSF)、M-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等。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kappaB,NF-κB)为控制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转录因子。KD急性期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NF-κB活化(尤以前者明显)NF-κB促进细胞因子转录,过度产生细胞因子。TNF-α作为刺激NF-κB活化最重要
6、的前炎症因子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治疗的时候也会再提到。最后呢,还有一个推测的病因就是遗传因素,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为什么有人患病,还会反复患病,为什么同样是发达国家,日本和美国发病率有十倍只差?目前已经有大量临床遗传学研究认为基因多态性在川崎病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基础。我们简单回忆一下K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采用日本川崎病研究班推荐的川崎病诊断标准(2002年2月修订,第5版)进行诊断。本病病因不明,4岁以内婴幼儿患者占大多数,临床表现分为主要症状和参考项目。主要症状1、发热持续5天以上。2、双侧眼球结膜充血
7、。3、口腔表现:口唇潮红、杨梅舌,口腔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4、不定形皮疹。5、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膜样脱皮。6、在急性期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上述主要症状5项以上者即可诊断,4项附合,但在病程中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照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瘤(包括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但疾病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释。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幻灯5)下面我们进入到重点内容,谈谈川崎病的治疗进展。先给大家一个印象,大家看这个图示,对一个确诊川崎病急性期的儿童,我们先给他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
8、输注和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口服,对于75-90%的患儿体温会在1-2天内降至正常,所有的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消失,并出现一些恢复期的像甲床周围的膜状脱皮等,炎症指标比如说WBC、CRP等也会迅速下降接近正常,在体温正常3-5天的时候我们就会考虑将阿司匹林减为小剂量并根据冠脉情况维持一段时间。一般来讲随访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