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65995
大小:6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6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5《童趣》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童趣》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2、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童稚( ) 鹤唳( ) 怡然称快( ) 土砾( )丘壑( ) 癞虾蟆( ) 藐小 (
2、 ) 项为( )之强( )2、 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 )鞭数十,驱之别院( ) 以虫蚊为兽( ) 项为之强( )兴正浓( ) 果如鹤唳云端( ) 以丛草为林( )方出神( ) 驱之别院( ) 则或千或百( )3、 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① 必细察其纹理( ) ② 昂首观之( )③ 使之冲烟而飞鸣( ) ④ 蹲其身(
3、)⑤ 观之,兴正浓( ) ⑥ 驱之别院( )二、理解探究1、(1) 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2) 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3) 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4) 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6)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7) 找出文中的省略句。2、“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三、展示点评3、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⑴ 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⑵ 课文第3
4、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么?⑶ 第4段中“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句中庞然大物指什么?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么?⑷ 课文分叙部分描写了儿时哪些“物外之趣”?⑸ 文中有哪些描写作者神态的句子?表现出儿时的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4、学生合作探究: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围绕“趣”字着墨,展现了一幅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图。“趣”既在事中,拟夏蚊为群鹤舞空等,更在超乎物外的稚情,那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四、总结梳理 1、填空:课文《童趣》选自《
5、______》,作者是__代文学家___。课文详细叙述了作者儿时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素帐”看到“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____”的经过。2、下列加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心之所向 B、昂首观之C、使之冲烟飞鸣 D、项为之强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果如鹤唳云端 B、又留蚊于素帐中C、为之怡然称快 D、项为之强4、文章描述了“我”从不失童稚的游戏中获得了“物外之趣”,“物外”是指 的意思。5、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
6、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并解释其大意:⑴ ( )⑵ ( )⑶ ( )⑷ ( )6、结合课文,给古今词作如下分类,每一类举一例并作分析:⑴ 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词: ⑵ 消亡不再使用了的词:⑶ 意义转移了的词:7、“鹤唳”是鹤鸣叫,你知道关于“风声鹤唳”的成语故事吗?请简单叙述。8、“又留蚊于素帐中”句中“素”的意思是 ,写出两个含有“素”的成语。 答案第5课 童 趣 一、基础知识 1童稚(zhì) 鹤唳(lì)
7、 怡然称快(yí) 土砾(lì) 丘壑(hè) 癞虾蟆(há má) 藐小(miǎo) 项为之强(wèi)(jiāng) 2、 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白的,没有染色的)(慢慢地) 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以虫蚊为兽(把……当作……)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兴正浓(兴趣)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则或千或百(有时)
8、 3、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 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 ② 昂首观之(代夏蚊) ③ 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 ④ 蹲其身(代自己) ⑤ 观之,兴正浓(代二虫) ⑥ 驱之别院(代虾蟆) 二、理解探究 1 ⑴ 音同形不同的字: 砾──唳 鹤──壑 向──项 ⑵ 义同字不同的字: 察──观──视──见 唳──鸣 素──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