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220802
大小:78.4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28
《基于ATMELAT91RM9200的嵌入式Linux移植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ATMELAT91RM9200的嵌入式Linux移植笔记初学嵌入式Linux,感觉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把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记录在这里,算是一份经验吧。2006-08-10前而利用开发板带的现成的东西stepbystep让Linux2.4.19在开发板上跑起來了,对于开发的流程也冇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想对每一步进行详细深入的探讨,好好学习一下,把笔记记录下来,省得忘记了。有些内容是从看过的书中摘要过来的,大部分是B己实践后的心得。我想记得详细点,也好为后面总结打好基础。先谈一下对于嵌入式开发流程和嵌入式开发环境拓扑结构的认识。刚开始比较盲目,看得书也不多,现在才算是大体上冇了些了
2、解。从开发产品的角度简单的描述如下:一、嵌入式开发流程简介假设我们现在进行一项嵌入式廿产品的开发,比如说科能电力系统终端,那么我想首先应该对完整的开发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不致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被动。下面对嵌入式linux开发简单的介绍一下。1、系统的需求分析2、硬件平台的选择和设计3、软件开发(3-1)建立开发环境。(3-2)引导装载程序。(3・3)内核裁减与编译。(3-4)建立文件系统。(3-5)应用程序开发。因为我想要做的是软件开发,所以对前两步就不作深入探索了。只想要对软件开发的每一步熟悉起來,让我定制的系统跑得稳定,开发的程序能很好的完成其功能。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力里长征刚
3、刚走了第一步:)二、嵌入式开发环境拓扑结构简介嵌入式开发环境一般山:宿主机(LinuxServer)>工作站、嵌入式目标系统(targetboard)和将它们连在一起的网络环境。1、linuxserver:嵌入式linux内核编译、应川程序编译的公共平台,有单独的一台pc机充当,安装标准的linux操作系统,比如redhat,debian等等。2、工作站:为普通局域网计算机,以支持小组项目开发。工作站一般安装windows,需要linux服务器时,可以从工作站远程登陆到linuxservero3、targetboard:这是需要开发的最终产品,可以根据需耍与工作站连接(通常通过串口或者
4、usb接口),或连至局域网。4、工作站需要安装ftp客户端(cuteftp^flashfxp等)和telnet客户端程序(secureCRT等),linux服务器应该开通ftp和telnet服务,还冇ssh。综述过程:开发人员在一台工作站进行操作,通过远程登陆的方式操作linuxserver,并且使用ftp在linuxserver和工作站进行文件传输,同时targetboard需要与网络连接,其串II与工作站的RS232接口连接。使川工作站上的超级终端作为嵌入式目标系统输入/输出端。RedHat9.0Ethernet工作站一工作站2TargetBoat'd工作站N对于开发流程有了一定的
5、了解后就有了冃标,这样才能够不是太郁闷。我的开发环境:WindowsXPSP2+VMWARE+RedHat9.0首先规划一下,我先建立了一个用户armlinux,我的全部工作都是在这个用户根H录下完成。$pwd/home/armlinux$mkdirbootloaderdebugimagessoftwaresourcekernelrootfilessysappstmptoolsprogram$lsbootloaderimagesprogramsoftwaresysappstoolsdebugkernelrootfilessourcetmp然后建立环境变量,宜接在.bash_profil
6、e小改就可以了。#.bash_profile#Getthealiasesandfunctionsif[・f〜/.bashrc];then.7.bashrcfi#UserspecificenvironmentandstartupprogramsexportTARGET=arm-linuxexportPRJROOT=/home/armlinuxexportPREFIX=${PRJROOT}/toolsexportTARGET_PREFIX=${PREFIX}/${TARGET}exportPATH=$PATH:$HOME/bin:$PREFIX/bin:/sbin:/usr/sbin:/u
7、sr/local/sbinunsetUSERNAME这样在下一次进入此用户时,环境变量就生效了。如果想立刻生效,那么可以用下而的命令:$source.bash_profile0这种方法可以使这些环境变量在进入用户armlinux后就会成效,比较方便。三、建立交叉编译环境这一步工作我已经很顺利的完成了。刚开始时,手动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很困难,出现了很多问题,幸亏网上有不少的资料可以参考。关于手动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的过程我已经做了总结,放到bl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