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ID:47200614

大小:26.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8-23

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_第1页
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_第2页
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_第3页
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_第4页
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  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按照学校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立足于课堂教学,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坚持教研教改为基础,抓好过程管理,发挥好教研的先导作用,深入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走“教研兴教”、“教研兴校”之路,努力开创我校教研工作的良好局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做好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探索工作,整合学校教育资源,转变教

2、育观念,拓宽教学辅助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2、做好课改的准备、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教师们的课改工作提供条件。  3、做好已申报课题的研究、相关材料搜集、整理工作和结题参评的准备工作。  4、抓好常规教研工作的督查和管理,主要做好教师教案的审签和检查工作  三、组织措施  加强对全校教研工作的督查和管理。  主任:张敏  教研员:楚开胜、何舟平、陈青兰、常登俊、许宏魁、陈正虎、刘昭、吴天枢、李海、何胜山、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教师队伍的教研教改意识。  在校内组织中青年教师教

3、学比武活动,开展说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课题成员对已申报课题进行讨论,并组织实施。  选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学习培训,交流观摩和各种教学竞赛。  给教研室添购电脑、打印机等与教研密切相关的设备。  进一步落实常规要求,促进教研工作。  激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论文的评比,切实加强教师理论和实践的整合。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出至少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或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教育教学随笔,并积极向各级报刊杂志推荐。  四、主要活动活动安排  1.各教研组制订教研计划。 

4、 2.做好课题组研究实施工作。  3.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新课程标准》。  4.做好教研常规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5、组织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6、组织个别年级部分学科抽考工作。  7、组织部分年级学科说课。  8、组织部分老师做好期中、期末考试试卷的组织工作。  9、组织青年教师的说教工作。  10、撰写教研工作总结。  五、教研员分工  张敏负责小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常登俊负责小学语文等学科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刘昭负责小学数学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

5、签工作。  楚开胜负责中学政,史、地等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何舟平负责中学语文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陈青兰负责中学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陈正虎负责中学数学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许宏魁负责中小学英语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姚尚仁负责中学理化学科的教案的检查和申签工作。  第二篇:  小学20XX~20XX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提升师德

6、素养为导向,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强化教学研究工作。坚持以课题为龙头,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核心,努力做到科研管理科学化、科研组织网络化、科研资料信息化、课题管理规范化、课题研究全员化、科研队伍层次化,使教科研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不断完善“以校为本、网络支持、研讨一体”的体制,提高教研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教研效益,抓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我校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调动学校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教科研学术氛围,建

7、立学科交叉、队伍整合、资源共享的教科研体系,完善课题管理制度、学校成果评审制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制度,创新科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1-  教科研水平。  2.继续加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研究,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充分整合教研、科研的优势资源,提高教育科研成果的层次。  4.继续做好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重点做好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坚持“深入、研究、总结、提高”的工作思路,切实探索扎实有效地教研平台,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引导教师的同步教研活动走向深入,创设平

8、等、开放的教研机制,推动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2.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一是以校为本,立足校情,落实校本教研机制,如制定校本教研方案,履行校本教研活动的义务等。二是打破原有年级、学科组的布局及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以“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同伴交流”活动的落实,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灵活适用地将教研重点指向同伴合作,课堂研究,以课例为  载体,搞好案例教研,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研新模式。  3.发挥网络平台对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