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

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

ID:47199258

大小:2.09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2

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_第1页
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_第2页
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_第3页
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_第4页
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和优化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磁悬浮列车国产化车体静强度分析与优化方案赵双敬刘东军(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35)摘要:本文对本公司最近研制的磁悬浮列车车体结构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静强度计算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车体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并对以后磁悬浮列车国产化结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关键字:磁悬浮列车车体结构有限元分析静强度一概况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就开始开发磁悬浮技术,经过30年的持续努力,现在,德国的磁悬浮技术已可用于商业运营。之后美国,日本,韩国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营,我国从2002年引进德国技术,并

2、在上海磁悬浮示范线成功运营,之后就开始磁悬浮技术的研制,并逐步实现磁悬浮技术的国产化,磁悬浮列车车体是磁悬浮列车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我公司一直致力于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开发、研制、国产化研究。目前,我公司针对上海示范线磁悬浮列车最新形式进行研制生产,其中本文对列车车体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情况进行了静强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构的优化方案,促进了磁悬浮列车的国产化进度。二磁悬浮列车车体结构简介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车体结构主要包括底架、侧墙、平顶、圆顶和端墙,设计重量为3.1t,每米承载量为200kg。车体结构三维模型如图1Error

3、!Referencesourcenotfound.所示:图1磁悬浮列车车体三维模型三车体结构静强度分析计算载荷和强度评估方法按照《EN12663-2000铁道应用--轨道车身的结构要求》,有限元建模及结构应力计算分别采用Hypermesh及ANSYS软件完成。本次计算的磁悬浮车体所有的型材全部采用ENAW-6005A-T6材料,所有板材采用ENAW-5083-H111材料,车钩座为ENAW-6005A-T6材料,滑台为ENAW-5083-H111材料,本次计算没有蜂窝结构。车体所用材料及其参数见表1。表1 车体各主要部件材质、板

4、厚及其力学性能参数材料状态厚度强度极限弹性极限非焊缝区焊缝区非焊缝区焊缝区ENAW-6005AT6实心挤压型材t£5mm2701652251155mm

5、况一,车钩高度400kN压缩载荷工况;工况二,车钩高度320kN拉伸载荷工况;工况三,车体的最大运营转载荷工况;工况四,外台车位顶车位提升整个车体,整备状态;工况五,内台车位顶车位提升整个车体,整备状态;工况六,车钩高度400kN压缩载荷+正常运营载荷工况;工况七,车钩高度320kN拉伸载荷+正常运营载荷工况;工况八,车顶中央200㎝2的面积上承受1000N的垂直载荷工况;工况九,车顶中央纵向间距500mm两个400cm2的面积上分别承受1000N垂直载荷的工况;工况十,车顶中央横向间距500mm两个400cm2的面积上分别承受

6、1000N垂直载荷的工况;使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工况1、2、3、6、7下,车体的最大应力都发生在车体底架与地板连接处,门角处,其值超出了车体焊缝的许用应力,其最大应力位置及应力值如表3所示:表3原结构模型原结构车体在各种工况下的最大应力位置及应力值工况应力位置最大应力值工况应力位置最大应力值1179MPa6178MPa2143.8MPa7145.4MPa3232.4MPa由表3可知在工况下1、工况2、工况6、工况7下车体底架与底板局部应力最大值为179MPa,在工况3下,门角局部应力

7、最大值为232.4MPa,大于焊缝材料的许用应力115MPa,不满足设计要求。四车体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方案针对局部应力过大情况,在中间地板型材处增加补强筋,在型材内部也做了补强,补强方案如图2所示(第一补强方案):补强筋图2增加补强筋板后的模型(第一补强方案)对第一次改进的模型即增加补强筋后的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局部应力仍超出了材料的许用应力,超出许用应力的工况及应力最大位置如表4所示:表4第一次更改后的模型增加补强筋后的最大应力位置及最大应力值工况最大值位置最大应力值工况最大值位置最大应力值1121.8MPa6123.

8、8MPa对第一次改进的模型再次进行计算,由表4结果显示地板连接处应力值在120MPa左右,比焊缝的许用应力值稍微偏高,再次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案为:将类似中梁的地板型材和滑台连接;将图中紫色的过渡连接梁的壁厚改为2.5mm;在端部下盖板上增开工艺孔;将门角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